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鄢

鄢字的筆畫:13畫;

yān

〡ㄢ

〔《廣韻》於乾切,平仙,影。〕

〔《廣韻》於幰切,上阮,影。〕

〔《廣韻》於建切,去願,影。〕

1.古國名。

妘姓,在今河南省鄢陵縣西北,為鄭武公所滅,後改稱鄢陵。

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昔鄢之亡也由仲任。”

韋昭註:“鄢,妘姓之國。”

2.古邑名。

春秋楚國的別都。在今湖北省宜城縣西南。

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:“王(楚靈王)沿夏,將欲入鄢。”

楊伯峻註引服虔曰:“鄢,楚別都。”

3.古邑名。

春秋莒邑。又名鄢陵。在今山東省沂水縣境。

《左傳·文公七年》:“及鄢陵,登城見之。”

杜預註:“鄢陵,莒邑。”

宋羅泌《路史·國名紀丙》:“楚之鄢都一曰郢,與莒鄢、鄭鄢異。”

羅蘋註:“穆叔如莒及鄢陵,登鄢陵城。今沂之安陵也。”

4.水名。

《左傳·桓公十三年》:“﹝楚屈瑕﹞及鄢,亂次以進。”

楊伯峻註:“鄢,水名。源出湖北省保康縣西南,今名蠻河。流經南漳、宜城兩縣於漢水。”

5.姓。

春秋衛國有鄢武子,名肸。見《左傳·哀公十六年》。

阅读:1178

●鄢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