斥候

ok8.org > 詞典 > 斥候

亦作“斥堠”。

1.偵察;候望。

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“然亦遠斥候,未嘗遇害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許慎註《淮南子》雲:‘斥,度也。候,視也,望也。’”

《北史·莫多婁貸文傳》:“以輕騎一千,軍前斥堠,死於周軍。”

唐元稹《加烏重胤檢校司徒制》:“又明於斥候,善揣敵情。”

《續資治通鑒·宋理宗嘉熙元年》:“謹斥堠,嚴巡邏,守禦遂固。”

魯迅《集外集·斯巴達之魂》:“而果也斥候於不及防之地,齎不及防之警報至。”

2.指偵察、候望的人。

《左傳·襄公十一年》:“納斥候,禁侵掠。”

《三國誌·吳誌·諸葛恪傳》:“復遠遣斥候,觀相徑要,欲圖壽春,權以為不可。”

明朱鼎《玉鏡臺記·渡江擊楫》:“江陽空闊,謹防斥堠。”
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三:“斥堠言賊十餘萬,後追甚迫。”

3.用以瞭望敵情的土堡。

明尹耕《紫荊關》詩:“斥堠直通沙磧外,戍樓高並朔雲平。”

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阮龍光》:“食頃,隱隱聞斥堠下有人絮語。”

謝雪疇《“老虎團”的結局》:“這兩個土堆,本是古代戰爭烽火中斥堠的遺址。”

4.指大船上用以瞭望的小屋。

《釋名·釋船》:“五百斛以上還有小屋曰斥候,以視敵進退也。”

阅读:1142

●斥候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