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約

ok8.org > 詞典 > 隱約

(隱約,隱約)

1.困厄;儉約。

《莊子·山木》:“夫豐狐文豹,棲於山林,伏於巖穴,靜也;夜行晝居,戒也;雖飢渴隱約,猶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,定也。”

陳鼓應註:“隱約含有逼困之意。”

《楚辭·嚴忌<哀時命>》:“居處愁以隱約兮,誌沈抑而不揚。”

王逸註:“言己放於山澤,隱身守約。”

《後漢書·趙典傳》:“典少篤行隱約,博學經書。”

李賢註:“隱,靜也。約,儉也。”

宋曾鞏《學舍記》:“予之卑巷窮廬,冗衣礱飯,芑莧之羹,隱約而安者,固予之所以遂其誌而有待也。”

2.謂義深而言簡。

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《詩》《書》隱約者,欲遂其誌之思也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謂其意隱微而言約也。”

張守節正義:“《詩》《書》隱微而約省者,遷深惟欲依其隱約而成其意誌也。”

宋歐陽修《謝氏詩序》:“希孟之言,尤隱約深厚,守禮而不自放。”

3.依稀不明貌。

南朝梁何遜《初發新林》詩:“帝城猶隱約,家國無處所。”

唐韓愈《次硤石》詩:“試憑高處望,隱約見潼關。”

洪深《趙閻王》第二節第三幕:“這已在林子中,遠處鼓聲隱約可聞。”

阅读:1034

●隱約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