遐邇
(遐邇,遐邇)
亦作“遐爾”。
1.遠近。
漢桓寬《鹽鐵論·備胡》:“故人主得其道,則遐邇潛行而歸之,文王是也。”
《漢書·韋玄成傳》:“天子穆穆,是宗是師,四方遐爾,觀國之煇。”
宋蘇軾《賀時宰啟》:“凡有詔令,率先惠慈,固已遐邇爭傳,室家胥慶。”
明劉基《<宋景濂學士文集>序》:“年未弱冠,文名播於遐邇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嬌娜》:“松娘事姑孝;豔色賢名,聲聞遐邇。”
郭沫若《蔡文姬》第五幕:“拋兒別女呵聲咽胡笳,所幸今日呵遐邇一家。”
2.遙遠。
《秦併六國平話》卷下:“忽有丞相王綰奏道:‘陛下新得燕、齊荊楚之地,相去遐邇,不為置公,無以鎮之。’”
阅读:137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