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
在字的筆畫:6畫;
zài
ㄗㄞˋ
〔《廣韻》昨代切,去代,從。〕
〔《廣韻》昨宰切,上海,從。〕
1.存在;在世。
《論語·學而》:“父在,觀其誌;父沒,觀其行。”
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:“無所不充,無所不在。”
唐杜甫《羌村》詩之一:“妻孥怪我在,驚定還拭淚。”
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是的,那時先帝還在,陛下還沒有繼承大位。”
2.指保存。
銀雀山漢墓竹簡《孫臏兵法·見威王》:“戰勝,則所以在亡國而繼絕世也。”
3.居於;處於。
《易·乾》:“居上位而不驕,在下位而不憂。”
晉張華《情詩》:“處歡惜夜促,在戚怨宵長。”
宋蘇軾《題西林壁》詩:“不識廬山真面目,隻緣身在此山中。”
4.引申為合乎。
克非《火星,閃閃到天明》:“吐出來的話……全都在情在理。”
5.擔任。參見“在事”、“在職”。
6.停留;逗留。
唐杜甫《江亭》詩:“水流心不競,雲在意俱遲。”
艾蕪《紅艷艷的罌粟花》:“我們年青人嘛,總想到外面走走。早知這地方不好在,我也不來了。”
7.加入;屬於。
孫犁《鄉裏舊聞》三:“又過了不久,傳說菜虎一家在了教。”
8.終,終結。
《左傳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昭子曰:‘必亡。宴語之不懷,寵光之不宣,令德之不知,同福之不受,將何以在?’”洪亮吉詁引《爾雅》:“在,終也。”
9.處所。
晉陶潛《飲酒》詩之一:“衰榮無定在,彼此更共之。”
《遼史·營衛誌上》:“無日不營,無在不衛。”
清黃爵滋《嚴塞漏厄以培國本摺》:“上自官府、搢紳,下至工商優隸,以及婦女、僧尼、道士,隨在吸食。置買煙具,為市日中。”
10.由於;取決於。
《書·湯誥》:“其爾萬方有罪,在予一人。”
唐韓愈《符讀書城南》詩:“木之就規矩,在梓匠輪輿。”
清《短歌行》:“為之在人,成之在天。”
魏巍《東方》第五部第八章:“打上打不上,那就在你了。”
11.察知;審察。
《書·舜典》:“在璿璣玉衡,以齊七政。”
孔傳:“在,察也。”
《左傳·文公十二年》:“趙有側室曰穿,晉君之婿也,有寵而弱,不在軍事。”
杜預註:“又未嘗涉知軍事。”
《淮南子·道應訓》:“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內而忘其外。”
12.善於;擅長。
《墨子·大取》:“聖人不為其室臧之,故在於臧。”
吳汝綸註:“在猶善也。聖人藏富於民,不藏於室,故善於藏。”
13.存問;慰問。
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二三子皆使寡人聞衛國之言,吾子獨不在寡人。”
杜預註:“在,存問之。”
《大戴禮記·曾子立事》:“存往者,在來者。”
14.在乎;看重。
元無名氏《馮玉蘭》第四摺:“我那在這些酒食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“讀書人不在‘黃道’‘黑道’,總以事理為要。”
15.聽憑;由。
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大王誠能聽臣,臣請令山東之國奉四時之獻,以承大王之明詔,委社稷,奉宗廟,練士厲兵,在大王之所用之。”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七五回:“這都在不得我,你還合童奶奶那頭商議去。”
16.介詞。表示動作、行為進行的處所、時間、範圍或事物存在的位置,有時表示與事物的性質、狀態有關的方面。
《書·洛誥》:“在十有二月,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。”
《史記·十二諸侯年表》:“齊、晉、秦、楚其在成周微甚,封或百裏或五十裏。”
唐白居易《兇宅》詩:“長安多大宅,列在街東西。”
明張居正《請蠲積逋以安民生疏》:“夫以當年之所入,完當年之所供。在百姓,易於辦納;在有司,易於催徵。”
陳毅《讀時下雜文因憶魯迅》詩:“成績與缺點,樣樣計在內。”
17.副詞。表示行為動作正在進行。
元盍西村《醉中天》曲:“獨倚屏山漫嘆息,在把燈剔。”
巴金《探索集·“思想複雜”》:“一切都會變,一切都在變。我也在變。”
魏巍《東方》第六部第九章:“同誌們有的在抽煙,有的在吃乾糧。”
18.助詞。表示行為動作的持續或情況的存在。
唐杜甫《江畔獨步尋花》詩之二:“詩酒尚堪驅使在,未須料理白頭人。”
《古今小說·宋四公大鬧禁魂張》:“公公害病未起在,等老子入去傳話。”
19.猶些許。
宋楊萬裏《小集食藕極嫩》詩:“比雪猶鬆在,無絲可得飄。”
20.和“所”連用,表示強調,其下多連“不”、“難”等否定詞。
張天翼《兒女們》:“為了大家的生命財產,公司倒了也在所不惜。”如:在所不辭;在所難免。
21.通“載”。
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今三川實震,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。陽失而在陰,川源必塞;源塞,國必亡。”
俞樾《群經平議·國語一》:“‘在’、‘載’古得通用,陽失而載陰,謂陽在陰下以陽載陰也。”
22.通“宰”。參見“在斯”。
23.通“纔”、“才”。
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長沙迺在二萬五千戶耳,功少而最完,勢疏而最忠,非獨性異人也,亦形勢然也。”按,漢賈誼《新書·藩強》“迺在”作“乃纔”。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漢書九》:“‘在’讀為纔。
《廣韻》:‘纔,僅也。’言僅二萬五千戶也。”
阅读:190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