麤淺
(麤淺,麤淺)
1.淺顯,不深奧。
《古尊宿語錄·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》:“言雖麤淺,理實甚深。”
2.粗陋淺薄。
宋蘇軾《答畢仲舉書》之一:“佛書舊亦嘗看,但闇塞不能通其妙,獨時取其麤淺假說以自洗濯,若農夫之去草,旋去旋生,雖若無益,然終愈於不去也。”
明沈德符《野獲編·詞曲·填詞名手》:“年來俚儒之稍通音律者,伶人之稍習文墨者,動輒編成一傳,自謂得沈吏部九宮正音之秘,然悠謬粗淺,登場聞之,穢及廣坐。”
明李東陽《<匏翁家藏集>序》:“辭賦歌行吟謠之屬皆詩也。是其去古雖遠,而為體固存。彼才之弗逮者,粗淺跼滯,欲進而不能強。”
孫中山《社會主義的分析》:“﹝馬克思﹞著為《資本論》一書,發闡真理,不遺餘力,而無條理之學說,遂成為有統系之學理,研究社會主義者,鹹知所本,不復專迎合一般麤淺激烈之言論矣。”
阅读:119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