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踡

踡字的筆畫:15畫;

(踡,蜷)

I

quán

ㄑㄩㄢˊ

〔《廣韻》巨員切,平仙,群。〕

1.屈曲;彎曲。

《古文苑·王延壽〈王孫賦〉》:“踡兔蹲而狗踞,聲歷鹿而喔咿。”

章樵註:“踡,跼不伸也。”

清袁翼《鬼子街》詩:“櫃輿竹扇鬼侍郎,碧流璃眼踡鬚黃。”

楊朔《三千裏江山》第三段:“武震已經離了家,躺在援朝大隊一間冷冰冰的小屋裏,踡著腳,拿棉大氅蒙著頭,呼呼好睡。”參見“踡跼”。

2.謂束縛手腳,拘泥不變。

《管子·輕重丁》:“然則吾將以徐疾禦之,若左之授右,若右之授左,是以外內不踡,終身無咎。”

馬非百新詮:“《玉篇》:‘踡,跼不伸也。’此言善為國者,最重要之措施,即在能以號令之徐疾,對物價實行操縱,使其一高一下,不得常固。然後賤則買之,貴即賣之,為所欲為,若取之左右逢其源,對內對外皆可舒展自如,永無束手束腳之患矣。”

II

ju·n

ㄐㄩㄢˇ

1.方言。踢。

《中國地方戲曲集成·安徽卷〈三踡寒橋·許親〉》:“小奴才不認為娘,三腳將我踡下寒橋。”

2.引申為斥逐。

洪深《雞鳴早看天》第一幕:“老何:‘你等著大先生踡你吧。’馮嫂:‘呣,這位大先生!告訴你真話,老何,我在這裏做不久的。’”

阅读:1269

●踡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