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炭漆身
【成語】:吞炭漆身
【拼音】:tūn tàn qī shēn
【出處】:戰國時,豫讓受知於智伯。後,韓、趙、魏三家合力攻殺智伯。豫讓為報知遇之恩,矢誌復仇。於是漆身為厲,吞炭為啞,改變聲音形貌,伺機刺殺趙襄子,事敗而死。事見《戰國策·趙策一》、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。
【示例】: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5回:“我這番舉動,也就如古人的臥薪嘗膽、~一般。”
【近義詞】:漆身吞炭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面語
【成語故事】:春秋末期,晉國內亂,大夫趙襄子殺了大夫智伯。智伯的心腹家將豫讓發誓要殺趙襄子,他潛入趙襄子的宅內行刺未遂。趙襄子佩服他的義氣把他放了。第二次他把全身漆成癩子,然後吞下燒紅的炭使聲音變啞,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殺
阅读:163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