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濡

濡字的筆畫:17畫;

I

ㄖㄨˊ

〔《廣韻》人朱切,平虞,日。〕

1.古水名。

北濡水源出今河北省完縣西北之祁河,東流與滱水、易水等會合入海。

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二月戊午,盟於濡上。”

杜預註:“濡水出高陽縣東北,至河間鄚縣入易水。”

2.古水名。即今河北省易縣西北之北易水。

《漢書·地理誌上》:“涿郡……故安,閻鄉,易水所出,東至範陽入濡也。”

3.古水名。在今廣西荔浦西北。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灕水》:“瀨水出縣西北魯山之東,逕其縣西,與濡水合。水出永豐縣西北濡山,東南逕其縣西,又東南流,入荔浦縣,註於瀨溪。”

4.浸漬;沾濕。

《易·夬》:“獨行,遇雨若濡,有慍,無咎。”

《禮記·少儀》:“羞濡魚者進尾;冬右腴,夏右鰭;祭膴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濡,音儒。”

孔穎達疏:“濡,溼也。”

宋王安石《和農具·薹笠》:“耕有春雨濡,耘有秋陽暴。”

清顧景星《攻魃篇》:“夏杪劇旱乾,涷雨僅濡瓦。”

5.滋潤。

《詩·小雅·皇皇者華》:“我馬維駒,六轡如濡。”

鄭玄箋:“如濡,言鮮澤也。”

6.常喻施受恩澤。

漢王褒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令百姓遍曉聖德,莫不霑濡。”

宋歐陽修《仁宗禦飛白記》:“仁宗之德澤涵濡於萬物者,四十餘年。”

7.喻恩澤。

唐柳宗元《沛國漢原廟銘》:“區宇懷濡,黔黎輯柔。”

8.停留,遲緩。參見“濡滯”。

9.尿。

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病方今客腎濡,此所謂‘腎痺’也。”

張守節正義:“濡,溺也。病方客在腎,欲溺,腎也。”

II

nuán

ㄋㄨㄢˊ

〔《廣韻》乃官切,平寒,泥。〕

水名。今河北省灤河。

《漢書·地理誌下》:“玄水東入濡水。

濡水南入海陽。”

顏師古註:“濡,音乃官反。”

III

ér

ㄦˊ

〔《集韻》人之切,平之,日。〕

同“胹”。

謂以汁調和烹煮。

《禮記·內則》:“濡豚包苦實蓼,濡雞醢醬實蓼,濡魚卵醬實蓼,濡鱉醢醬實蓼。”

鄭玄註:“凡濡,謂亨之以汁和也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濡,音而。”

《文選·宋玉〈招魂〉》:“濡鱉炮羔,有柘漿些。”

王逸註:“言復以飴蜜濡鱉炮羔,令之爛熟,取諸蔗之汁,以為漿飲也。”按,《楚辭·招魂》作“胹”。

IV

róu

ㄖㄡˊ

〔《集韻》而由切,平尤,日。〕

見“濡忍”、“濡懦”。

V

ru·n

ㄖㄨㄢˇ

〔《集韻》乳兗切,上獮,日。〕

柔軟;柔弱。

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:“厲利劍者必以柔砥,擊鐘磬者必以濡木。”參見“濡弱”。

VI

nuò

ㄋㄨㄛˋ

〔《集韻》奴臥切,去過,泥。〕

1.水貌。見《集韻·去過》。

2.通“糯”。黏性的。

阅读:1681

●濡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