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家
1.古代特指大夫以下的家。
《禮記·禮運》:“冕弁兵革,藏於私家,非禮也,是謂脅君。”
孔穎達疏:“私家,大夫以下稱家。”
《禮記·郊特牲》:“諸侯不敢祖天子,大夫不敢祖諸侯,而公廟之設於私家,非禮也。由三桓始也。”
2.私人家裡。與王朝、公家相對,泛指私人家室。亦指私人住宅。
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:“君(指秦相應侯)之祿位貴盛,私家之富過於三子(指商鞅、吳起、文種)。”
《漢書·鮑宣傳》:“﹝群臣﹞誌但在營私家,稱賓客,為姦利而已。”
唐韓愈《論變鹽法事宜狀》:“百姓寧為私家載物,取錢五文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三九回:“當日這黃文炳在私家閒坐,無可消遣。”
瞿秋白《餓鄉紀程》十一:“到此聽說赤塔亦可以找一私家寄住。”
3.指私人從事著述者。
《北史·李彪傳》:“國之大籍,成於私家。”
4.指已婚婦女的父母或兄弟之家。
《列子·說符》:“鄰之人有送其妻適私家者。”
漢劉向《列女傳·魯之母師》:“﹝魯母﹞又召諸婦曰:‘婦人有三從之義……今諸子許我歸視私家,雖踰正禮,願與小子俱,以備婦人出入之制。’”
5.謂營私以利於家。
《書·呂刑》:“民之亂,罔不中聽獄之兩辭。無或私家於獄之兩辭,獄貨非寶。”
孫星衍疏:“私者,《說文》雲:‘自營謂之厶。’家,讀如《檀弓》‘君子不家於喪’之‘家’……言無或自營而成家於獄也,以獄聚貨不足寶也。”按,兩辭,獄訟的雙方。
阅读:129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