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虛烏有
【成語】:子虛烏有
【拼音】:zǐ xū wū yǒu
【解釋】:子虛:並非真實;烏有:哪有。指假設的、不存在的、不真實的事情。
【出處】:漢·司馬相如著《子虛賦》:“楚使子虛使於齊,王悉發車騎,與使者出畋。畋罷,子虛過奼烏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
【示例】:文貴征實,不蘄於振奇,所以愧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79x3ri1.html">文士~之習也。 ★清·沈惟賢《萬國演義序》
【反義詞】:千真萬確、鐵證如山、勿庸置疑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指虛無
【成語故事】:西漢時期,司馬相如寫的《子虛賦》深得漢武帝的喜愛。《子虛賦》講楚王派子虛去訪問齊王。齊王率全國遊獵能手陪同子虛外出打獵。子虛竭力向陪同的烏有先生吹噓楚王的遊獵盛況,故意貶低齊王。烏有先生立即替齊王辯駁,向子虛發難
《漢書·敘傳下》:“文豔用寡,子虛烏有,寓言淫麗,託風終始,多識博物,有可觀采,蔚為辭宗,賦頌之首。”
清洪昇《<長生殿>自序》:“從來傳奇家非言情之文,不能擅場;而近乃子虛烏有,動寫情詞贈答。”
茅盾《愛讀的書》:“所以我們的‘興趣’,有時會從現代轉到古代,乃至子虛烏有的幻想的世界。”
阅读:170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