惜
惜字的筆畫:11畫;
xī
ㄒ〡
〔《廣韻》思積切,入昔,心。〕
1.哀傷;可惜。
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子謂顏淵曰:‘惜乎!吾見其進也,未見其止也。’”何晏集解引包鹹曰:“孔子謂顏淵進益未止,痛惜之甚。”
漢賈誼《惜誓》:“惜余年老而日衰兮,歲忽忽而不反。”
唐杜甫《洗兵馬》詩:“田家望望惜雨乾,布穀處處催春種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張貢士》:“﹝高西園﹞猶述其曲文,惜不能全憶。”
毛澤東《沁園春·雪》詞:“惜秦皇、漢武,略輸文采,唐宗、宋祖,稍遜風騷。”
2.愛惜,珍惜。
《莊子·在宥》:“而天下乃始尊之、惜之。”
唐韓愈《雉帶箭》詩:“將軍欲以巧伏人,盤馬彎弓惜不發。”
明劉基《晚至草平驛》詩:“但惜景物佳,不覺道路長。”
清姚鼐《〈張冠瓊遺文〉序》:“敝耗精氣而至於短折,何不自惜之甚也。”
3.捨不得;吝惜。
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上》:“既至郾、定陵,悉發諸營兵,而諸將貪惜財貨,欲分留守之。”
明陳繼儒《珍珠船》卷一:“漢高祖手敕太子雲:有好牛馬尚惜,況天下耶?”
4.怕。
唐李白《感興》詩之三:“不惜他人開,但恐生是非。”
宋王安中《蝶戀花·長春花口號》詞:“十二番花寒最好,此花不惜春歸早。”參見“惜死”。
阅读:143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