纈
簡體纈字的筆畫:15畫;繁體纈字筆畫:21畫。
(纈,纈)
xié
ㄒ〡ㄝˊ
〔《廣韻》胡結切,入屑,匣。〕
1.染有彩文的絲織品。
《魏書·高陽王雍傳》:“奴婢悉不得衣綾綺纈。”
唐韓愈《許國公神道碑銘》:“既至,獻馬三千匹,絹五十萬匹,他錦紈綺纈又三萬,金銀器千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唐德宗貞元三年》:“請發左藏惡繒染為綵纈。”
胡三省註:“撮綵以線結之而後染色,既染則解其結,凡結處皆元白,餘則入染色矣,其色斑斕,謂之纈。”
2.後又因所染圖形不同而有各色名稱,如“醉眼纈”,亦稱“醉纈”。
唐李賀《惱公》詩:“醉纈拋紅網,單羅掛綠蒙。”
王琦彙解:“醉纈即醉眼纈,單羅即單絲羅,皆當時采色繒帛之名。”
3.用以比喻色彩斑斕之物。
元黃子行《花心動·落梅》詞:“水晶簾外東風起,卷不盡滿庭春雪。畫欄小斜鋪亂颭,翠苔成纈。”
清唐孫華《雪次東坡聚星堂韻禁體物語》:“朔風凜冽利於刀,愁雲合沓繁如纈。”
4.眼發花時出現在眼前的星星點點。多用於形容醉眼。
北周庾信《夜聽搗衣》詩:“花鬟醉眼纈,龍子細文紅。”
宋蘇舜欽《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》詩:“神迷耳熱眼生纈,嚼盡寶墨狂酲消。”
清金農《五月二日吳孝廉瀚上舍濂招飲》詩:“眼花迷纈心苗損,恍聽狗兒吹笛膽娘歌。”
5.兩頰紅暈。
宋陸遊《居山》詩:“有酒作臉纈,無愁供鬢霜。”
明楊基《無題和唐李義山商隱》之三:“眉暈淺顰橫曉綠,臉銷殘纈膩春紅。”
6.泛指一般紅暈。
唐元稹《月臨花》詩:“鏡勻嬌面粉,燈泛高籠纈。”
宋趙長卿《永遇樂·霜》詞:“微丹楓纈,低摧蕉尾,不覺半池蓮倒。”
清許光治《醉太平·江山風月譜》曲:“紫綿深海棠梨暈纈,綠羅輕露芭蕉破摺。”
7.纈草。
宋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後集·柳子厚》:“陳無己戲之曰:‘聞道新詞能入樣,湘州紅纈鄂州花。’”參見“纈草”。
8.見“纈纈”。
阅读:97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