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
持字的筆畫:9畫;
chí
ㄔˊ
〔《廣韻》直之切,平之,澄。〕
1.拿著,握住。
《禮記·射義》:“持弓矢審固,然後可以言中。”
唐白行簡《李娃傳》:“當昔驅高車,持金裝,至某之室,不踰期而蕩盡。”
毛澤東《菩薩蠻·大柏地》詞:“赤橙黃綠青藍紫,誰持彩練當空舞。”
2.掌管;主持。
《文子·下德》:“行可奪之道,而非篡弒之行,無益於持天下矣。”
《後漢書·岑彭傳》:“彭首破荊門,長驅武陽,持軍整齊,秋豪無犯。”
《新唐書·蕭遘傳》:“令孜持禁軍,權寵可炙,公卿無不附順,唯遘未嘗少下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說·誌誠張主管》:“兩箇主管各自出門前去持買賣。”徐特立《我的生活》:“我一生刻苦和我妻能在二十歲以後脫離我獨持家政五十年,都和祖母的教育有關。”
3.主張。
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群臣議所立,鹹持廣陵王。”
4.謂抱有。指思想、見解方面。
巴金《隨想錄·談談〈望鄉〉》:“據說,老年人對《望鄉》持反對態度的多。”
5.扶持;護持。
《論語·季氏》:“危而不持,顛而不扶,則將焉用彼相矣。”
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上數欲用向為九卿,輒不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禦史所持,故終不遷。”
顏師古註:“持謂扶持佐助也。”
《新五代史·雜傳四·王師範》:“吾幼未能任事,賴與諸將共持之爾。”
宋範仲淹《滕子京以直籙相示因以贈之》詩:“非有靈物持,此書安得全。”
6.謂支撐。
《莊子·漁父》:“有漁父者……左手據膝,右手持頤以聽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四回:“萬一他見了說上兩句不知高低的話,奴才持不住,所以奴才在這裏為難。”
7.守;保持。
《左傳·昭公十九年》:“楚不在諸侯矣,其僅自完也,以持其世而已。”
楊伯峻註:“持,守也,保也。”
《呂氏春秋·慎大》:“勝非其難者也,持之其難者也。”
高誘註:“持,猶守。”
唐白居易《兇宅》詩:“權重持難久,位高勢易窮。”
章炳麟《商鞅》:“此骨鯁之臣所以不可為,而弘、湯、仲舒之徒寧以佞媚持其祿位者也。”
8.指維繫。
《史記·張耳陳餘列傳》:“且以少長先立武臣為王,以持趙心。”
9.矜持;約束。
戰國楚宋玉《神女賦》:“頩薄怒以自持兮,曾不可乎犯幹。”
唐李白《江夏行》:“憶昔嬌小姿,春心亦自持。”
茅盾《子夜》七:“吳蓀甫雖然吃驚,卻也能夠趕快自持。”
10.挾制。
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“致產數千金,為任俠,持吏長短,出從數十騎。”
《舊唐書·薛收傳》:“世充據有東都,府庫填積,其兵皆是江淮精銳,所患者在於乏食,是以為我所持。”
清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卷十三:“康祺官京師十年,每見外官有事於銓部者,為吏所持,輒至質衣裝,貨車馬,舉責出國門。”
11.相持;對立;對抗。
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子與子家持之。”
孔穎達疏:“持其兩端,無所取與,是持之也。弈棋謂不能相害為持,意亦同於此也。”
唐韓愈《順宗實錄四》:“﹝吳通玄﹞知贄與延齡相持有間,因盛言贄短。”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九:“福寧已與長陽賊、黃柏山賊相持數月,未偪賊巢。”
12.攜帶。
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:“其人家有好女者,恐大巫祝為河伯娶之,以故多持女遠逃亡。”
唐韓愈《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》詩:“持男易鬥粟,掉臂莫肯酬。”
13.奉侍;侍候。
《荀子·榮辱》:“父子相傳,以持王公。”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荀子一》:“持,猶奉也……《廣雅》‘奉,持也’,是持與奉同義。”
14.儲備。
《老子》:“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。”
馬敘倫校詁:“持借為庤。
《說文》曰:‘庤,儲置屋下也。’”
《墨子·備城門》:“及持沙,毋下千石。”
15.通“恃”。憑藉。
《韓非子·奸劫弒臣》:“乘舟之安,持楫之利,則可以水絕江河之難。”
陳奇猷集釋:“持借為恃。”
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:“大臣專權,下吏持勢,朋黨周比,以弄其上。”
阅读:248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