鷸
簡體鷸字的筆畫:17畫;繁體鷸字筆畫:23畫。
(鷸,鷸)
I
yù
ㄩˋ
〔《廣韻》餘律切,入術,以。〕
1.水鳥名。體色暗淡,喙細長,腿亦長,趾間沒有蹼。常棲田澤,捕食小魚及昆蟲。是一種候鳥。天將雨即鳴。
《戰國策·燕策二》:“蚌方出曝,而鷸啄其肉。”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禽二·鷸》﹝集解﹞引陳藏器曰:“鷸如鶉,色蒼觜長,在泥塗間鷸鷸聲,村民雲田雞所化,亦鵪鶉類也。
蘇秦所謂鷸蚌相持者,即此。”
章炳麟《原儒》:“鳥知天將雨者曰鷸。”
2.翠鳥的別名。
《爾雅·釋鳥》:“翠,鷸。”
郭璞註:“似燕,紺色,生鬱林。”參閱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禽一·魚狗》﹝附錄﹞“翡翠”。
3.今為鷸科多種鳥的通稱。有時也專指鷸屬各種鳥。常見的有丘鷸、細嘴濱鷸、烏腳濱鷸、三趾鷸、闊嘴鷸等。
4.疾飛貌。
《韓詩外傳》卷八:“鷸彼晨風。”按,《詩·秦風·晨風》作“鴥”。
《文選·木華〈海賦〉》:“鷸如驚鳧之失侶,倏如六龍之所掣。”
李善註:“鷸,疾貌。”
II
shù
ㄕㄨˋ
見“鷸子”。
阅读:169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