黯黮

ok8.org > 詞典 > 黯黮

1.昏暗不明。

《楚辭·九辯》:“彼日月之照明兮,尚黯黮而有瑕。”

明劉基《雪晴偶興因以成篇》詩:“玄雲四垂天黯黮,大野蒼茫飛雪糝。”

清趙翼《端溪》詩:“數日不散光黯黮,宿墨一洗仍了無。”

2.矇昧;胡塗。

清李調元《戲墨莊》詩:“我觀先生真嫵媚,外雖黯黮中淵默。”

3.比喻政治腐敗黑暗。

漢劉向《九嘆·遠遊》:“望舊邦之黯黮兮,時混濁其猶未央。”

宋沈遼《奉送伯才都官代歸》詩:“一遭黯黮誠非辜,人為歡憤我若無。”

4.幽厲,淒切。

《古文苑·宋玉<笛賦>》:“聲淫淫以黯黮。”

章樵註:“黯黮,悽慘也。”

5.古地名。

《南史·齊紀上·高帝》:“及徐州刺史薛安都據彭城歸魏,遣從子索兒攻淮陰,又徵帝討破之,索兒走鍾離,帝追至黯黮而還。”

阅读:1382

●黯黮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