叠韻
(叠韻,叠韻)
1.指兩個字或幾個字的韻母相同。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聲律》:“凡聲有飛沈,響有雙叠;雙聲隔字而每舛,叠韻雜句而必睽。”
《南史·謝莊傳》:“又王玄謨問莊何者為雙聲,何者為叠韻。答曰:‘玄護為雙聲,碻磝為叠韻。’其捷速若此。”
清鈕琇《觚賸續編·詩聖》:“‘側塞被徑花,飄颻委墀柳。’‘卑枝低結子,接葉暗巢鶯。’以叠韻相對為工也。”
2.指賦詩重用前韻。
清袁枚《隨園詩話》卷一:“余作詩,雅不喜叠韻、和韻及用古人韻。”
清沈濤《瑟榭叢談》卷下:“余復叠韻酬之。”
阅读:127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