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車
(山車,山車)
1.傳說帝王有德,天下太平,則山車出現,古代以為祥瑞之物。
《禮記·禮運》“山出器車”孔穎達疏引《禮緯鬥威儀》:“‘其政大平,山車垂鉤。’註雲:‘山車,自然之車;垂鉤,不揉治而自圓曲。’”
《太平禦覽》卷七七三引《孝經援神契》:“虞舜德盛於山陵,故山車出。山者,自然之物也,山藏之精。”
《後漢書·輿服誌上》:“秦並天下,閱三代之禮,或曰殷瑞山車,金根之色。”
劉昭註:“殷人以為大路,於是始皇作金根之車。
殷曰(乘)﹝桑﹞根,秦改曰金根。”
晉王嘉《拾遺記·軒轅黃帝》:“﹝軒轅黃帝﹞泛河沈璧,有澤馬群鳴,山車滿野。”
《宋書·符瑞誌下》:“山車者,山藏之精也。不藏金玉,山澤以時,通山海之饒,以給天下,則山成其車。”
《隋書·禮儀誌五》:“玉輅,禋祀所用……昔成湯用而郊祀,因有山車之瑞,亦謂桑根車。”
2.一種有棚的車。
《資治通鑒·唐肅宗至德元年》:“初,上皇每酺宴,先設太常雅樂坐部、立部,繼以鼓吹、胡樂、教坊、府縣散樂、雜戲,又以山車、陸船載樂往來。”
胡三省註:“山車者,車上施棚閣,加以綵繒,為山林之狀。”
《宋史·禮誌十六》:“是歲,東封泰山,所過州府,上禦子城門樓,設山車、綵船載樂,從臣侍坐,本州父老、進奉使、蕃客悉預。”
阅读:88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