逾閑蕩檢
【成語】:逾閑蕩檢
【拼音】:yú xián dàng jiǎn
【解釋】:逾、蕩:超越;閑、檢:指規矩、法度。形容行為放蕩,不守禮法。
【出處】:《論語·子張》:“大德不逾閑,小德出入可也。”《晉書·戴逵傳》:“道家去名者,欲以篤實也,茍失其本,又有越檢之行。”
【示例】:耳洛克康德意欲自由之論,則相率於~。 ★清·梁啟超《論宗教家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》
【近義詞】: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謂語;指人品
(逾閑蕩檢,逾閑蕩檢)
亦作“踰閑蕩檢”。
越出法度,不遵守道德規範。
《明史·楊時喬傳》:“踰閑蕩檢,反道亂德,莫此為甚。”彈詞《醒世緣》第六回回目:“踰閑蕩檢不肖行為,問舍求田殖民事業。”
《文學遺產》1988年第3期:“這些色情描寫有時含蓄……在正統士大夫眼裏也自然仍是逾閑蕩檢的,還不止‘艷浮’而已。”
阅读:126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