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泄
(參見漏洩)
亦作“漏洩”。
1.泄露。
《左傳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今諸侯之事我寡君,不如昔者,蓋言語漏洩,則職女之由。”
《韓非子·亡徵》:“淺薄而易見,漏泄而無藏,不能周密,而通群臣之語者,可亡也。”
晉幹寶《搜神記》卷一:“後人怪問,漏泄其事,玉女遂求去。”
宋柳永《玉樓春》詞:“烏龍未睡定驚猜,鸚鵡能言防漏泄。”
王統照《母愛》:“﹝她﹞不怕漏泄秘密,卻總難承認自己是生過孩子的母親。”
2.滲漏。
漢袁康《越絕書·外傳記越地傳》:“葦槨桐棺,穿壙七尺,上無漏泄,下無積水。”
唐韓偓《繞廊》詩:“濃煙隔簾香漏泄,斜燈映竹光參差。”
清沈覆《浮生六記·浪遊記快》:“叠館者,樓上作軒,軒上再作平臺,上下盤折重叠四層,且有小池,水不漏泄,竟莫測其何虛何實。”
3.猶破綻。
《水滸傳》第一一六回:“那石寶一口刀,戰兩枝戟,沒半分漏泄。”
阅读:128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