塵埃
(塵埃,塵埃)
1.飛揚的灰土。
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前有水,則載青旌;前有塵埃,則載鳴鳶。”
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野馬也,塵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”
唐杜甫《兵車行》:“爺娘妻子走相送,塵埃不見鹹陽橋。”
柔石《沒有人聽完她底哀訴》:“朔風一陣陣地掃清她身上底塵埃和她胸中底苦痛。”
2.猶塵俗。
《淮南子·俶真訓》:“芒然仿佯於塵埃之外,而消搖於無事之業。”
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濯淖汙泥之中,蟬蛻於濁穢,以浮遊塵埃之外。”
《四遊記·鐵拐獨步遇師》:“振衣千仞岡,何必戀塵埃。”
魯迅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非超越塵埃,解脫人事,或愚屯罔識,惟眾是從者,其能緘口而無言乎?”
3.指社會的底層。
《警世通言·趙春兒重旺曹家莊》:“有一個梁夫人,能於塵埃中識拔韓世忠。”
清鈕琇《記吳六奇將軍事》:“海內奇傑,非從塵埃中物色,未可得也。”
4.喻骯髒或骯髒的東西。
巴金《懷念老舍同誌》:“坦率地說,我們誰的心靈中沒有封建的塵埃呢?”
5.汙染,蒙受汙穢。
清周亮工《皖江與文燈巖》詩:“文章幹氣象,姓字不塵埃。”
阅读:142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