瑩
簡體瑩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瑩字筆畫:15畫。
(瑩,瑩)
yíng
〡ㄥˊ
〔《廣韻》永兵切,平庚,雲。〕
〔《廣韻》烏定切,去徑,影。〕
1.光潔似玉的美石。
《詩·衛風·淇奧》:“有匪君子,充耳琇瑩。”
毛傳:“琇、瑩,美石也。”
《文選·宋玉〈神女賦〉》:“燁乎如花,溫乎如瑩。”
劉良註:“言神女之貌光色如花,溫潤如玉。”
漢揚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如玉如瑩,爰變丹青。”
2.珠玉的光采。
《韓詩外傳》卷四:“良珠度寸,雖有百仞之水,不能掩其瑩。”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穀水》:“石出荊山玄巖之下,外炳五色之章,內秉堅貞之誌,雕之不增文,磨之不加瑩。”
《太平禦覽》卷八○四引《逸論語》:“瑩,玉色也。”
3.光潔透明。
唐楊巨源《李謨吹笛記·許雲封》:“時雲天初瑩,秋露凝冷。”
《警世通言·宿香亭張浩遇鶯鶯》:“既長,才摛蜀錦,貌瑩寒冰。”
清龔自珍《題鷺津上人書冊》詩:“愁容雖然亦幽窈,夢雨何似皎月瑩。”
4.引申為心地純凈。
唐錢起《山齋獨坐喜玄上人夕至》詩:“心瑩紅蓮水,言忘綠茗杯。”
5.使明潔。
晉左思《招隱詩》之二:“前有寒泉井,卿可瑩心神。”
南朝梁江淹《雜體詩·效殷仲文〈興矚〉》:“瑩情無餘滓,拂衣釋塵務。”
6.使明白。
漢揚雄《太玄·攡》:“曉天下之瞶瞶、瑩天下之晦晦者,其唯玄乎。”
南朝梁江淹《雜體詩·效謝惠連〈贈別〉》:“點翰詠新賞,開帙瑩所疑。”
7.閃爍。
唐元稹《鶯鶯傳》:“及明,睹妝在臂,香在衣,淚光熒熒然,猶瑩於茵席而已。”
8.磨治。
馬總《意林》卷五引漢仲長統《昌言》:“道德仁義,天性也。織之以成其物,鍊之以致其精,瑩之以發其光。”
《周書·蘇綽傳》:“夫良玉未刻,與瓦石相類;名驥未馳,與駑馬相雜。及其刻而瑩之,馳而試之,玉石駑驥,然後始分。”
前蜀潘遠《記文譚》:“又有筆工名鐵頭,能瑩管如玉。”
9.裝飾;塗飾。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汰侈》:“王君夫有牛名八百裏駮,常瑩其蹄角。”
宋歐陽修《送慧勤歸餘杭》詩:“文彩瑩丹漆,四璧金焜煌。”
10.見“瑩嫇”。
11.通“熒”。眩惑。
《孔子家語·始誅》:“其談說足以飾邪瑩眾。”
王肅註:“瑩,惑也。”
12.通“熒”。微光。參見“瑩然”。
阅读:148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