舅
舅字的筆畫:13畫;
jiù
ㄐ〡ㄡˋ
〔《廣韻》其九切,上有,群。〕
1.舅父。即母之兄或弟。
《儀禮·喪服》:“舅,傳曰:何以緦?從服也。”
鄭玄註:“﹝舅﹞母之昆弟。”
晉李密《陳情事表》:“行年四歲,舅奪母誌。”
唐韓愈《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許國公神道碑銘》:“公少依舅氏,讀書習騎射。”
2.稱夫之父。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昔者吾舅死於虎,吾夫又死焉,今吾子又死焉。”
鄭玄註:“夫之父曰舅。”
《穀梁傳·桓公三年》:“禮,送女,父不下堂,母不出祭門……父戒之曰:‘謹慎從爾舅之言。’母戒之曰:‘謹慎從爾姑之言。’”
3.稱妻之父。
《三國誌·蜀誌·先主傳》:“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。”
裴松之註:“董承……於獻帝為丈人。蓋古無丈人之名,故謂之舅也。”
4.稱妻之兄或弟。
《戰國策·楚策四》:“李園不治國,王之舅也。”
李園妹為楚考烈王後。
《新唐書·朱延壽傳》:“﹝楊行密﹞妻,延壽姊也。
行密泣曰:‘吾喪明,諸子幼,得舅代我,無憂矣。’”
5.古時天子稱異姓大邦諸侯為伯舅,異姓小邦諸侯為叔舅。參見“伯舅”、“叔舅”。
6.古時諸侯稱異姓大夫為舅。
《國語·晉語三》:“舅所病也?”韋昭註:“諸侯謂異姓大夫曰舅。”
阅读:132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