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
追字的筆畫:9畫;
I
zhuī
ㄓㄨㄟ
〔《廣韻》陟隹切,平脂,知。〕
1.追逐;追趕。
《公羊傳·莊公十八年》:“夏,追戎於濟西。”
唐韓愈《順宗實錄四》:“萬福倍道追而殺之,免者十二三。”
巴金《家》五:“轎夫的腳步下得很慢,好像害怕追過鑼聲就會失掉這個莊嚴的伴侶一樣。”
2.指追趕的人,追兵。
《左傳·定公八年》:“其徒曰:‘追其將至。’”
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出如食頃,秦追果至關。”
3.跟隨;追隨。
漢張衡《歸田賦》:“諒天道之微昧,追漁父以同嬉。”
晉孫綽《遊天臺山賦》:“追羲農之絕軌,躡二老之玄蹤。”
唐韓愈《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》:“追三代之遺音,想舞雩之詠歎。”
4.趕得上;比配。
《三國誌·魏誌·高堂隆傳》:“生廉追伯夷,直過史魚。”
唐蘇頲《贈司徒豆盧府君輓詞》:“寵贈追胡廣,親臨比賀循。”
明張煌言《祭延平王文》:“勳追武肅,忠貫汾陽。”
5.回溯;追念。
《詩·大雅·文王有聲》:“匪棘其欲,遹追來孝。”
《三國誌·蜀誌·諸葛亮傳》:“蓋追先帝之殊遇,欲報之於陛下也。”
宋蘇軾《東坡誌林·隱公不幸》:“隱公追先君之誌而授國焉,可不謂仁人乎?”
6.追悔;後悔。
《管子·法法》:“太上以制制度,其次失能追之,雖有過,亦不甚矣。”
尹知章註:“能追悔也。”
宋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記事一》:“然僕已書券納直,不可追矣。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六:“直到事後曉得,已此追之不及了。”
7.補救;挽回。
《書·五子之歌》:“弗慎厥德,雖悔可追。”
晉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悟已往之不諫,知來者之可追。”
唐韓愈《東都遇春》詩:“既去焉能追,有來猶莫聘。”
8.事後補行。
漢班固《白虎通·五經》:“故追定五經,以行其道。”
唐韓愈《殿中侍禦史李君墓誌銘》:“﹝李夢大山裂,流出赤黃物如金﹞君既歿,愈追占其夢曰:‘山者艮,艮為背,裂而流赤黃,疽象也。’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他是個誥命夫人,到家請會畫的替他追像,把鳳冠補服畫起來,逢時過節,供在家裏,叫小女兒燒香,他的魂靈也歡喜。”
9.尋求;追求。
《韓非子·外儲說右上》:“臧獲之所願託其足於驥者,以驥之可以追利辟害也。”
《文選·韋孟〈諷諫〉詩》:“如何我王,曾不是察;既藐下臣,追欲縱逸。”
李善註引應劭曰:“言疏遠忠賢之輔,追情欲,縱逸遊也。”
10.特指向異性求愛。
老舍《黑白李》:“他倆都追她--恕不道出名字了--她說不清到底該愛誰,又不肯說誰也不愛。”
楊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二章:“羅大方激動地說道,‘這女人變壞了!我看錯了人……不愛我了沒關係,可是她不該去追許寧。’”
11.查問;追究。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論說》:“窮於有數,追於無形。”追,一本作“究”。
唐蘇鶚《杜陽雜編》卷下:“訪鄉裏,則榛蕪也;追子孫,皆疏屬也。”
宋周密《齊東野語·方巨山爭體統》:“賈公問之,移文詰問,且追本軍都吏。”
張天翼《清明時節》:“縣裏也打算追出那件事的頭腦來。”
12.拘捕;傳拿。
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三四引唐皇甫□《原化記》:“既而文子以牛身無驗,乃訟鄰人妄稱牛犢有字。縣追鄰人及牛至,則白毛復出,成字分明。”
《宋史·刑法誌二》:“諸鞫獄追到幹證人,無罪遣還者,每程給米一升半,錢十五文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宋太祖開寶八年》:“左司員外郎權知揚州侯陟,受賕不法,為部下所訟,追赴京師。”
13.催逼;索取。
唐司馬紮《蠶女》詩:“妾家非豪門,官賦日相追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說·菩薩蠻》:“當差將新荷杖八十,發錢塘縣轉發寧家,追原錢一千貫還郡王府。”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七:“大小百戰,殲苗萬計,追出良民五千口。”
張天翼《兒女們》:“油坊親家老是要找人,再不然就追那五十塊錢。”
14.削奪;收繳。
《魏書·李苗傳》:“及莊帝幽崩,世隆入洛,主者請追苗贈封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四四回:“哄信君王,把我們寺拆了,度牒追了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宋孝宗乾道二年》:“建康守臣王佐,坐縱容出境,追兩官,勒停。”
15.驅除;消除。
《文選·左思〈蜀都賦〉》:“神農是嘗,盧跗是料;芳追氣邪,味蠲癘痟。”
劉良註:“此藥芬芬,能退去氣病與邪病。”
《綠野仙蹤》第七三回:“塞入鼻中者,係止血定痛之丹;塞入口中者,係追毒氣之丹。”如中成藥有追風活絡丸、虎骨追風膏。
16.送行。
《詩·周頌·有客》:“薄言追之,左右綏之。”
鄭玄箋:“追,送也。”
孔穎達疏:“追,謂已發上道,逐而送之,故以追為送。”
17.招引;徵召。
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馳車充國者,追寇之馬也。”
尹知章註:“追,猶召也。言馳車所以召寇。”
《周書·宣帝紀》:“追趙、陳、越、代、滕五王入朝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唐代宗廣德元年》:“近聞詔追數人,盡皆不至。”
胡三省註:“追,猶召也。”
18.中醫指補益。
《素問·調經論》:“近氣不失,遠氣乃來,是謂追之。”
王冰註:“追,言補也《鍼經》曰:‘追而濟之,安得無實。’則此謂也。”
19.古國名,我國西北方少數民族所建。
《詩·大雅·韓奕》:“以先祖受命,因時百蠻,王錫韓侯,其追其貊,奄受北國,因以其伯。”
毛傳:“追、貊、戎狄國也。”
孔穎達疏:“上言百蠻,下言追貊,則知追貊即百蠻。”
II
duī
ㄉㄨㄟ
〔《集韻》都回切,平灰,端。〕
1.鐘紐。參見“追蠡”。
2.古代冠名。
《周禮·天官·追師》“追師掌王後之首服”鄭玄註引漢鄭司農曰:“追,冠名。”
陸德明釋文:“追,丁回反。”
《釋名·釋首飾》:“牟追,牟冒也,言其冒髮追追然也。”
3.通“雕”。雕琢。
《周禮·天官·追師》:“追衡笄。”
鄭玄註:“追猶治也。”
賈公彥疏:“追,治玉石之名。”參見“追琢”。
4.通“堆”。小丘。
《文選·枚乘〈七發〉》:“窮曲隨隈,踰岸出追。”
李善註:“追,亦堆字。今為追,古字假借之也。”
阅读:350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