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
澄字的筆畫:15畫;
(參見澂)
I
dèng
ㄉㄥˋ
〔《集韻》唐亙切,去嶝,定。〕
1.使液體中的雜質沈澱。
《三國誌·吳誌·孫靜傳》:“頃連雨水濁,兵飲之多腹痛,令促具甖缶數百口澄水。”
2.濾。
老舍《柳家大院》:“米湯還沒有澄幹,稀粥似的白飯攤在地上。”
II
chéng
ㄔㄥˊ
〔《廣韻》直陵切,平蒸,澄。〕
〔《廣韻》直庚切,平庚,澄。〕
亦作“浧”。“澂”的今字。
1.清澈而不流動。
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“肉凝而不食,酒澄而不飲。”
南朝宋顏延之《皇太子釋奠會作詩》:“肴乾酒澄,端服整弁。”
郭小川《草鞋》詩:“草鞋排成行列,行過綠色的草原,有如野花漂遊在藍澄的溪水面上。”參見“澄水”。
2.明凈。
漢徐幹《中論·譴交》:“故無交遊之事,無請託之端,心澄體靜,恬然自得。”
唐李紳《過鍾陵》詩:“龍沙江尾抱鍾陵,水郭村橋晚景澄。”
3.澄清,使清明。
《後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澄德化之陵遲兮,烈刑罰之峭峻;燔商鞅之法術兮,燒韓非之說論。”
李賢註:“澄猶清也。”
宋吳坰《五總誌》:“減吏祿,併冗官,以積財用;罷諸局,澄濫賞,以絕僥倖。”
《明史·李秉傳》:“吏部尚書王翺致仕,廷推代者,帝特擢秉任之。
秉銳意澄仕路。”
4.靜止。
《管子·輕重乙》:“調則澄,澄則常。”
郭沫若等集校:“澄者,靜止也。”
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靈鳳振響於朝陽,未有惠物之益,而莫不澄聽於下風焉。”
5.安,安定。
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贊》:“三河未澄,四關重擾。”
三國魏曹植《七啟》:“飛遯離俗,澄神定靈。”
唐高適《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》詩:“勿憚九嶷險,須令百越澄。”
阅读:192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