靦
簡體靦字的筆畫:13畫;繁體靦字筆畫:16畫。
(靦,靦)
I
ti·n
ㄊ〡ㄢˇ
〔《廣韻》他典切,上銑,透。〕
1.面目貌。
《詩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為鬼為蜮,則不可得,有靦面目,視人罔極。”
毛傳:“靦,姡也。”
鄭玄箋:“姡然有面目,女乃人也。”
馬瑞辰通釋:“靦與姡皆人面之貌。”
《後漢書·樂成靖王黨傳》:“萇有靦其面,而放逸其心。”
李賢註:“靦,姡也。言面姡然無媿。”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餘編上·後漢書》“有靦其面”:“李訓靦為姡,本於《爾雅》,然雲‘面姡然無媿’,則未解靦字之義,並未解姡字之義也。今案《說文》,靦,人面貌也。姡,面靦也。
《爾雅》:靦,姡也。
李巡、孫炎註並曰:人面姡然也。然則靦與姡皆人面之貌,而非無恥之貌明矣。”
2.慚愧。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惡登科》:“愧彼為裘之義,靦乎析薪之喻。”
宋蔡絛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二:“臣慮終而不慮始,知守而不知通,有靦初心,徒欣盛烈。”參見“靦瞢”。
3.不知羞愧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國·太平詔書》:“他是何人,敢靦稱帝者乎?衹見其妄自尊大。”
II
mi·n
ㄇ〡ㄢˇ
義未詳。
阅读:100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