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經
(石經,石經)
1.刻在石上的儒家經典。
漢平帝元始元年王莽命甄豐摹古文《易》、《書》、《詩》、《左傳》於石,此為石經之始。
漢代以後其文字至今尚可考見者,有:(1)漢靈帝熹平四年(公元175年)蔡邕用隸書寫成的“熹平石經”,(2)三國魏齊王(曹芳)正始(公元240-248年)中用古文、篆、隸三體刻石的“正始石經”,亦稱“三體石經”。(3)唐文宗開成二年(公元837年)用楷書刻石的“唐開成石經”。(4)後蜀孟昶命毋昭裔督造的楷書“蜀石經”,又稱“廣政石經”。(5)宋仁宗嘉祐六年(公元1061年)竣工的“北宋石經”,因用篆、隸二體,又稱“二字石經”。(6)宋高宗時禦書刻石的“南宋石經”,亦稱“宋高宗禦書石經”。(7)清乾隆年間刻石的“清石經”。參閱清顧炎武《石經考》、清萬斯同《石經考》、近人張國淦《歷代石經考》。
2.刻於摩崖或碑版上的佛經。現存石碑刻經規模最大的是北京房山雲居寺附近的石經。從隋代大業年間(公元七世紀初)刻起,到明代萬曆、天啟年間(公元十七世紀初)為止,大部分重要佛經都已刻成。
唐皮日休《開元寺避暑懷魯望》詩:“石經森欲動,珠像儼將恰。”
阅读:111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