碎
碎字的筆畫:13畫;
suì
ㄙㄨㄟˋ
〔《廣韻》蘇內切,去隊,心。〕
“粹”的被通假字。
1.完整的東西破成零片、零塊;碎裂。
《公羊傳·莊公十二年》:“萬(南宮萬)臂摋仇牧,碎其首。”
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大王必欲急臣,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。”
三國魏曹植《七啟》:“批熊碎掌,拉虎摧斑。”
唐韓愈《南山詩》:“或浮若波濤,或碎若鋤耨。”
巴金《月夜》:“這些撕裂人心的哀叫,就像一個活潑的生命給毀壞了,給撕碎了,撕碎成一絲一絲,一粒一粒似的。”
2.破析。
宋範仲淹《〈說春秋〉序》:“吾輩方扣聖門,宜循師道,碎屬詞比事之教,洞尊王黜霸之經,由此登泰山而知高,入宗廟而見美,升堂睹奧,必有人焉。”
3.攙雜。
漢劉向《列女傳·霍夫人顯》:“衍(淳於衍)承其言,擣附子碎太醫大丸中,持入,遂藥弒許後。”
4.瑣細;繁雜。
《漢書·循吏傳·黃霸》:“米鹽靡密,初若煩碎,然霸精力能推行之。”
唐杜荀鶴《春宮怨》詩:“風暖鳥聲碎,日高花影重。”
宋葉適《〈紀年備遺〉序》:“南北華戎之離合,爭奪之碎,人所厭簡,亦備論之。”
清龔煒《巢林筆談·讀〈禮〉》:“讀《儀禮》,疑儀節太碎。”
毛澤東《憶秦娥·婁山關》詞:“馬蹄聲碎,喇叭聲咽。”
5.零星;細小。
晉王嘉《拾遺記·岱輿山》:“孟冬水涸,中有黃煙從地出,起數丈,煙色萬變。山人掘之,入地數尺,得燋石如炭滅,有碎火。以蒸燭投之,則燃而青色。深掘則火轉盛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雜文》:“碎文璅語,肇為連珠,其辭雖小而明潤矣。”
6.衰萎;疲萎。
宋王安石《還自舅家書所感》詩:“黃焦下澤稻,綠碎短樊蔬。”
《警世通言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:“那時外邊都曉得庫裏失了銀子,盡來探問,到拌得口乾舌碎。”
7.說話嘮叨;絮煩。
《紅樓夢》第六二回:“二則姨媽老人家的嘴碎,饒這麽著,我還聽見常說你們不知過日子,隻會糟蹋東西,不知惜福。”
楊朔《三千裏江山》第一段:“姚大嬸瞎了隻眼,人很善良,就是嘴碎,愛囉嗦,對著貓狗也說話。”
8.方言。謂年齡幼小。參見“碎女”、“碎娃”。
9.通“萃”。聚集;行列。
《墨子·兼愛中》:“士聞鼓音,破碎亂行,蹈火而死者,左右百人有餘。”
孫詒讓間詁:“碎,疑萃之借字,萃亦行列之謂……蓋凡卒徒聚集部隊謂之萃。‘破萃亂行’,皆謂淩躐其曹伍,爭先赴火也。”
10.嘆詞。表示輕蔑、唾棄或斥責。
《水滸傳》第一○一回:“﹝王慶﹞噀一口唾,叫聲道:‘碎!我直恁這般呆!癩蝦蟆怎想吃天鵝肉?’”
11.象聲詞。形容拍擊聲。
郭沫若《反正前後》第二篇:“‘我們要誓死反對!’碎的一聲在桌上一拳。壇下也同聲的反響了一聲,大家也在自己的席上碎的一拳。”
阅读:220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