畝
畝字的筆畫是:7畫
簡體畝字的筆畫:7畫;繁體畝字筆畫:10畫。
(畝,畝)
m·
ㄇㄨˇ
〔《廣韻》莫厚切,上厚,明。〕
1.我國地積單位,市畝的通稱。
周制,六尺為步(或曰六尺四寸、八尺),百步為畝。
秦時以五尺為步,二百四十步為畝。
漢因秦制。
唐以廣一步,長二百四十步為畝。
清以五方尺為步,二百四十步為畝。今一畝等於六十平方丈,合6.6667公畝。
《詩·魏風·十畝之間》:“十畝之間兮,桑者閒閒兮,行與子還兮。”
唐韓愈《鳳翔隴州節度使李公墓誌銘》:“丁壯興勵,歲增田數十萬畝。”
清阮葵生《茶餘客話》卷三:“凡民地勘丈,概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。”
李準《耕耘記》:“我們算了算,隻要用好,就是天不下一滴雨,這兩庫水也能把這八萬畝水稻灌三遍。”
2.田壟,田中高處。
《詩·小雅·信南山》:“我疆我理,南東其畝。”
朱熹集傳:“畝,壟也。”
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天所崇之子孫,或在畎畝。”
韋昭註:“下曰畎,高曰畝。畝,壟也。”
明徐光啟《農政全書》卷一:“畎欲深以端,畝欲沃以平。”
3.泛指農田,田地。
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:“同我婦子,饁彼南畝。”
《文選·鍾會〈檄蜀文〉》:“百姓士民,安堵樂業,農不易畝,市不迴肆。”
李善註引《呂氏春秋》:“農不去疇,商不變肆。”
唐廣宣《寺中柿樹一蒂四顆詠應制》:“珍木生奇畝,低枝拂梵宮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李八缸》:“春貸秋償,田所出,登場輒盡。乃割畝為活,業益消減。”
4.通“母”。本源。
《書·微子之命》:“唐叔得禾,異畝同穎,獻諸天子。”
《史記·魯周公世家》作“異母”。
司馬貞索隱:“《尚書》‘異畝’,此‘母’義並通。”
清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·頤部》:“畝,假借為母。”
阅读:133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