鋪
簡體鋪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鋪字筆畫:15畫。
(參見舖,鋪)
簡體鋪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鋪字筆畫:15畫。
(鋪,鋪)
I
pū
ㄆㄨ
〔《廣韻》普胡切,平模,滂。〕
〔《廣韻》芳無切,平虞,敷。〕
亦作“舖”。
1.古銅器之一種。豆屬。
宋呂大臨《考古圖》卷三:“﹝杜嬬鋪﹞得於京師,高五寸有半,深寸有半,俓八寸,柄高四寸,銘十字……此器字從金從甫,其形制似豆而卑,以為簠則非其類,以為豆則不名鋪。”
宋張世南《遊宦紀聞》卷十四:“古器之名,則有……鋪,類豆,鋪陳薦獻之義。”
明楊慎《丹鉛總錄·簠簋豆鋪》:“鋪,亦古器名,有公劉鋪,有天君養鋪,形亦如簠,但簠方而鋪圓耳。”
2.陳列;布置。
《詩·大雅·江漢》:“匪安匪舒,淮夷來鋪。”
朱熹集傳:“鋪,陳也。陳師以伐之也。”
宋王安石《江鄰幾邀觀三館書畫》詩:“堂上列畫三重鋪,此幅巧甚意思殊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九十回:“童子點上燈來……鋪下五六碟菜蔬。”
3.展開;攤平。
唐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:“引筆鋪紙,悄然燈前,有念則書,言無次第。”
宋梅堯臣《牽船人》詩:“沙洲折腳雁,疑人鋪翅行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二一回:“口裏說著,一頭鋪被。”
趙樹理《金字》:“我提起大筆在金裏蘸著,就有人把緞子給我鋪在桌面上。”
4.披掛;覆蓋。
唐呂巖《七言》:“閒鋪羽服居仙窟,自著金蓮造化功。”
唐韓愈《詠雪贈張籍》:“度前鋪瓦隴,發本積墻隈。”
《花城》1981年第3期:“它伸枝展葉,濃蔭鋪地。”
5.鋪敘。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風骨》:“是以怊悵述情,必始乎風;沈吟鋪辭,莫先乎骨。”
魯迅《〈故事新編〉序言》:“隻取一點因由,隨意點染,鋪成一篇。”
6.布;宣揚。
唐韓愈《送區弘南歸》詩:“況今天子鋪德威,蔽能者誅薦受禨。”
太平天國洪仁玕《資政新篇》:“﹝仁玕﹞奏為條陳款列,善鋪國治,以新民德。”
7.潽,溢出。
明馮夢龍《山歌·湯婆子竹夫人相罵》:“湯婆聽得,眼淚直鋪。”
8.量詞。多用以表示面積或體積較大的物量。
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續集·寺塔記下》:“長安二年,內出等身金銅像一鋪並九部樂。”
唐戴孚《廣異記·僧道憲》:“時刺史元某欲畫觀世音七鋪。”
《宋史·儀衛誌三》:“車駕至青城……其青城坐甲布列三百三十六鋪。”
《清平山堂話本·花燈轎蓮女成佛記》:“張待詔點一鋪茶請街坊吃,與女兒上頭。”
峻青《秋色賦·壯誌錄》:“我們圍坐在一鋪燒得熱烘烘的土炕上。”
9.鋪首。著於門上的銜環獸面。
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長門賦〉》:“擠玉戶以撼金鋪兮,聲噌吰而似鍾音。”
李善註:“金鋪,以金為鋪首也。”
《續談助》卷五引宋李誡《營造法式·門》:“門飾金謂之鋪。”參見“金鋪”、“鋪首”。
10.象聲詞。
元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三摺:“呼的關上房門,鋪的吹滅殘燈。”
11.通“痡”。病苦。
《詩·小雅·雨無正》:“若此無罪,淪胥以鋪。”
馬瑞辰通釋:“《後漢書·蔡邕傳》‘下獲勳胥之辜’,李賢註引《詩·小雅》曰:‘若此無罪,勳胥以痡。’……鋪者,痡之假借,當從《韓詩》作痡,訓為病,皆淪沒於罪以至於病也。”
12.通“鎛”。鋤田去草的農具。
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蝟精》:“瞥見一醜女人徑入余棚……其家人糾合同井執鋤鋪往觀。”
13.通“餔”。參見“鋪食”。
II
pù
ㄆㄨˋ
〔《廣韻》普故切,去暮,滂。〕
亦作“舖”。
1.臥具;床鋪。
《樂府詩集·橫吹曲辭五·梁瑯琊王歌辭五》:“孟陽三四月,移鋪逐陰涼。”
宋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四:“﹝溫庭雲﹞才思豔麗,工於小賦,每入試,押官韻作賦,凡八叉手而八韻成。多為鄰鋪假手,號曰‘救數人’也。”
丁玲《母親》一:“於大叔那邊客房開得有鋪,被、褥都是乾凈的。”
2.商店。
唐韓愈《論變鹽法事宜狀》:“今令州縣人吏坐鋪自糶,利不關己,罪則加身。”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六回:“晁大舍出去,見了報喜眾人,差人往鋪中買了八匹大桃紅揀布與眾人掛紅。”
魯迅《故事新編·采微》:“凡是能夠勉強走動的傷兵,大抵在茶館,酒店,理髮鋪,以及人家的檐前或門口閑坐。”
3.驛站。
宋周密《齊東野語·祥瑞》:“所在奏貢芝草者,動二三萬本,蘄黃間至有一鋪二十五裏之間,遍野而出。”
清顧炎武《日知錄·驛傳》:“今時十裏一鋪,設卒以遞公文。”
阅读:129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