誚
簡體誚字的筆畫:9畫;繁體誚字筆畫:14畫。
(誚,誚)
qiào
ㄑ〡ㄠˋ
〔《廣韻》才笑切,去笑,從。〕
1.責備。
《書·金縢》:“王亦未敢誚公。”
孫星衍疏:“誚者,《方言》雲:‘讓也。’”唐柳宗元《佩韋賦》:“藺疏顏以誚秦兮,入降廉猶臣僕。”
清王端履《重論文齋筆錄》卷三:“或有誚其疏略者,君一笑應之。”
2.嘲笑,譏刺。
《太平廣記》卷三○九引唐薛用弱《集異記·蔣琛》:“敢寫心兮歌一曲,無誚余持盃以淹留。”
梁啟超《十種德性相反相成義》:“然終不免一盤散沙之誚者,則以無合群之德故也。”
3.副詞。簡直;完全。
宋曾覿《醉落魄》詞:“情深恨切,憶伊誚沒些休歇。”
宋葛長庚《永遇樂·寄鶴林靖》詞:“尋思往事,千頭萬緒,回首誚如夢裏。”
4.通“譙”。參見“誚厚”。
5.通“悄”。憂。參見“誚惱”。
阅读:157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