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長水遠
【成語】:山長水遠
【拼音】:shān cháng shuǐ yuǎn
【解釋】:比喻道路遙遠艱險。
【出處】:唐·許渾《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》詩:“謾誇書劍無好處,水遠山長步步愁。”
【示例】:當時輕別意中人,~知何處。 ★宋·晏殊《踏沙行》詞
【近義詞】:天長地遠、山遙水遠、山長水闊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;比喻道路遙遠艱險
1.謂山水阻隔,道路遙遠。
宋秦觀《懷李公擇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5mc2qjy.html">學士》詩:“蓬斷草枯時節晚,山長水遠夢魂勞。”
元貫雲石《殿前歡》曲:“山長水遠,何日回歸?”亦作“山長水闊”。
《嘉慶重修一統誌·常州府一》:“三吳襟帶之邦,百越舟車之會。山長水遠,氣秀地靈。”
阅读:194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