霄
霄字的筆畫:15畫;
xiāo
ㄒ〡ㄠ
〔《廣韻》相邀切,平宵,心。〕
1.米雪,雪珠。亦指下雪珠。
宋王安石《和吳仲卿雪詩》:“雲連晝已瞀,風助霄仍洶。”
2.雲氣。
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:“淩乎浮雲,背負青天,膺摩赤霄。”
三國魏阮籍《東平賦》:“淩驚飆,躡浮霄。”
南朝宋謝靈運《石室山》詩:“鄉村絕聞見,樵蘇限風霄。”
唐高適《同群公秋登琴臺》詩:“萬象歸白帝,平川橫赤霄。”
3.借指高空。
《屍子·貴言》:“幹霄之木,始若櫱足,易去也。”
《文選·陸機〈演連珠〉》:“披雲看霄,則天文清。”
李周翰註:“誅暴亂則王聖明矣,霄天澄凈也。”
唐白居易《和集賢劉學士早朝作》:“從此摩霄去非晚,鬢間未有一莖絲。”
4.通“消”。消失。
《墨子·經說上》:“霄盡,蕩也;順長,治也。”
孫詒讓間詁引畢沅曰:“霄與消同。”
宋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二:“予少時見族伯父彥遠《和霄字韻詩》雲:‘雖貧未肯氣如霄。’人莫能曉。或叩之,答曰:‘此出《字說》霄字,雲:凡氣升此而消焉。’其奧如此。”
5.通“宵”。夜間。
《左傳·襄公十年》:“﹝鄭子矯﹞霄涉潁,與楚人盟。”
杜預註:“夜渡畏晉知也。”
《呂氏春秋·明理》:“有晝盲,有霄見。”
高誘註:“霄,夜;見,明。”
畢沅校正:“霄當是宵之借。”
前蜀魏承班《黃鍾樂》詞:“惆悵閑霄含恨,愁坐思堪迷。”
6.古地名。在今山東省莒縣境。
《春秋·定公十四年》:“城莒父及霄。”
7.姓。
春秋時有霄敖。見《史記·楚世家》。
阅读:197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