鋒鍔
(鋒鍔,鋒鍔)
1.劍鋒和刀刃。借指刀劍等武器。
漢王符《潛夫論·德化》:“投之危亡之地,納之鋒鍔之間。”
宋梅堯臣《和孫端叟寺丞農具·錢鎛》:“太平茲所重,坐見銷鋒鍔。”
清黃與堅《辰龍關》詩:“攢刺劍戟橫,摩厲成鋒鍔。”
2.借指物體的尖突部分。
唐白居易《雞距筆賦》:“斯距也,如劍如戟,可擊可搏,將壯我之毫芒,必假爾之鋒鍔,遂使見之者書狂發,秉之者筆力作。”
3.喻顯露出來的才幹和氣勢。
宋葉適《龜山楊先生祠堂記》:“收斂鋒鍔以立綱目,晝勤夜思,各就紀序。”
明唐順之《暘谷吳公傳》:“公醫既精,而儀觀磊落,闊達善談說,穎然見鋒鍔。”
阅读:135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