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假不歸
【成語】:久假不歸
【拼音】:jiǔ jiǎ bù guī
【解釋】:假:借;歸:歸還。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,後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。
【示例】:謝山《鮚埼亭集》本欲仿此,然謝山歿後,其遺稿為杭世駿借去,~,後之編刻者,多未能如原恉也。 ★謝國楨《平景孫事輯·著述考》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長期借用而不還
1.長期借用不還。
宋王明清《揮麈後錄》卷七:“煨燼之餘,所存不多,諸姪輩不能謹守,又為親戚盜去,或他人久假不歸。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商功父正氣的人,不是要存私,卻也隻趁著興頭,自做自主,像心像意,那裏分別是你的我的,久假不歸,連功父也忘其所以。”
2.比喻迷途不返。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回:“你我若不早為之計,及至他久假不歸,有個一差二錯,那時就難保不被公婆道出個不字來,責備你我幾句。”
阅读:326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