劖
劖字的筆畫:19畫;
chán
ㄔㄢˊ
〔《廣韻》鋤銜切,平銜,崇。〕
1.刺;砭刺。
《太平禦覽》卷八四六引《世說新語》:“又設大針於座端,客有酒輒劖之,驗醉醒也。”
楊樹達《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·字義同源於語源同例證·釋鑱》:“《說文》四篇下《刀部》雲:‘劖,斷也,一曰剽也。’按剽下雲:‘砭刺也。’《西京賦》雲:‘叉簇之所攙角。’註雲:‘攙角,貫刺之。’蓋銳謂之劖,石針謂之鑱,砭刺謂之劖,貫刺謂之鑱,以言傷人謂之鑱,其義一也。”
2.斷;鑿。
唐韓愈《酬四門盧四大夫院長望秋作》詩:“若使乘酣騁雄怪,造化何以當鐫劖?”宋辛棄疾《洞仙歌》:“劖叠嶂,捲飛泉,洞府淒涼。”
元薩都剌《換骨巖》詩:“千丈丹梯萬丈巖,天開地闢鬼神劖。”
清姜葆初《小螺庵病榻憶語題詞·用十五鹹全韻》:“蘭言得集少長成,壽以手民紛鐫劖。”
3.削。
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下·南平獠》:“赤口濮,裸身而折齒,劖其脣使赤。”
元王禎《農書》卷十四:“中嵌鐮刀向前,仍左右加以斜杖,謂之蛾眉杖,以聚所劖之物。”
4.諷刺。
元湯式《新水令·秋懷》套曲:“青樓集喬科範,難甘,白頭吟冷句劖。”
明賈仲名《蕭淑蘭》第一摺:“恐梅香冷句劖,怕妳娘閒話兒簽。”
明賈仲名《蕭淑蘭》第二摺:“俺那崔氏女正紅愁綠慘,你箇張君瑞待面北眉南,著我老紅娘將兩下裏做一擔擔,請先生省言劖。”
明金鑾《鎖南枝·風情戲嘲》:“閑言來嗑,野話兒劖,偷嘴的貓兒分外饞。”
5.鏟具名。
明徐渭《子侯芳園王瓜駢秀傳聞遠邇快睹詠歌附驥非才續貂聊漫》詩:“脫帽當茶竈,持劖掘筍鞭。”參見“劖刀”。
6.砍殺;殺死。
明徐復祚《投梭記·交戰》:“把奸雄斬,鼠狐劖,管玉輅重寧,金甌無陷。”
清李漁《唇中樓·抗婚》:“便劖做粉蒸肉醬也甘心,剖腹刳腸再休題偷生,今夜偕鴛帳,遺萬載臭名揚。”
7.折磨。
明陸采《明珠記·投計》:“為君受了多磨劖。尋師去覓丹方好,懸世空勞白髮添。”
8.猶破除。消除。
清洪昇《長生殿·罵賊》:“任胡行堪不堪?縱將他寢皮食肉也恨難劖。”
清俞正燮《癸巳類稿·駐劄大臣原始》:“我軍新舊合,士皆喜而奮也。盡劖其圍。”
阅读:105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