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就
1.避開與趨就。
《莊子·盜跖》:“夫欲惡避就,固不待師,此人之性也。”
成玄英疏:“夫欲之則就,惡之則避,斯乃人物之常情,不待師教而後為之哉。”
宋蘇軾《思堂記》:“君子之於善也,如好好色,其於不善也,如惡惡臭,豈復臨事而後思,計議其美惡而避就之哉。”
清趙執信《行十八灘中》詩:“篙師工避就,色授頤指揮。”
2.回避遷就。
《魏書·高允傳》:“至如高允者,真忠臣矣。朕有是非,常正言面論,至所不樂聞者,皆侃侃而說,無所避就。”
唐蘇鶚《蘇氏演義》卷上:“但《論語》雲:邦君樹塞門。樹猶屏也。不言君,但言邦,此皆委曲避就之意也。”
章士釗《黃花崗之役·趙伯先事略》:“又激於意氣,跅弛不羈,被酒大言,無所避就。”
3.“避禍就福”之省稱。
宋陳亮《三國紀年·陳登田疇》:“以如是之資,而使誌士思避就之計,豈不甚可惜哉!”
阅读:121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