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貨
(行貨,行貨)
I
1.謂行賄。
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為叔孫故,申豐以貨如晉。
叔孫曰:‘見我,吾告女所行貨。’”
《魏書·裴颺傳》:“肅宗初,炯(裴炯)行貨於執事,乃封城平縣開國伯,食邑八百戶。”
明何景明《法行篇》:“援勢者為之沮,行貨者為之誘。”
2.販運貨物。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“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”宋朱熹集註:“行貨曰商,居貨曰賈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十六回:“若依小人說時,並不要車子,把禮物都裝做十餘條擔子,隻做客人的打扮行貨。”
II
1.商品;貨物。
《水滸傳》第三回:“﹝魯達﹞見這市井鬧熱,人煙輳集,車馬軿馳,一百二十行經商買賣諸物行貨都有。”
元張國賓《合汗衫》第三摺:“你倒省氣力,要混賴我的行貨。”
2.東西;傢夥。
元薛昂夫《朝天曲》:“傳國爭符,傷身行貨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三七回:“我這幾日沒道路,又賭輸了,沒一文,正在沙灘上悶坐,岸上一夥人趕著三頭行貨來我船裏。”
老舍《二馬》第四段二:“他向來知道老馬是個不行的行貨,凈等著老馬宣告歇業,他好把馬家鋪子吸收過來。”
3.次貨。
清褚人穫《堅瓠三集·老蛇皮》:“介甫(王安石)尋舉進士,以詩寄之曰:‘世人莫笑老蛇皮,已化龍鱗衣錦歸,傳語進賢饒八舅,如今行貨正當時。’”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釋言》:“行者,粗惡之義,今吳越謂器物楛窳為行貨。”
阅读:102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