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泐

泐字的筆畫:7畫;

ㄌㄜˋ

〔《廣韻》盧則切,入德,來。〕

1.石頭因風化、遇水而形成的紋理;石頭依其紋理而裂開。

《周禮·考工記序》:“石有時以泐。”

鄭玄註引鄭司農曰:“泐,謂石解散也,夏時盛暑大熱則然。”

五代劉乙《題建造寺》詩:“減除天半石初泐,欠卻幾株松未枯。”

明宋濂《遊塗荊二山記》:“石未剝泐,文尚可讀。”

清方苞《多福硯銘》:“天章奕奕,於萬斯年,爾終以無泐。”

2.通“勒”。銘刻。

明楊慎《丹鉛續錄·呂梁碑》:“嘗見漢劉耽所書《呂梁碑》,字為小篆而訛泐者過半,其可讀者僅六十言。”

清張之杲《奉題朗玉兄〈湘煙小錄〉後》詩:“絕似當年白太傅,結之片石泐芳名。”

《太平天國詩文選·常熟報恩牌坊碑序》:“爰建綽楔,再泐碑文,軍民頌德靡涯,黎庶歌功無盡。”

3.通“勒”。引申為書寫。

清李鬥《揚州畫舫錄·草河錄上》:“江南總督恭紀典章,泐之成書,謹名《南巡盛典》。”

清秋瑾《致琴文書》:“匆匆倚燈謹泐數行,敬請坤安。”

梁啟超《新中國未來記》第二回:“博徵萬國通行法律,考其沿革,擇其某者可以適用於中國,泐為一書。”

4.通“勒”。抑制。

清魏源《湖北堤防議》:“左隄強,則右隄傷,右隄強,則左隄傷,左右俱強,則下遊傷。泐其勢,不孫其理,雖神禹不能為功。”

阅读:1259

●泐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