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
加字的筆畫:5畫;
jiā
ㄐ〡ㄚ
〔《廣韻》古牙切,平麻,見。〕
“駕”的被通假字。
1.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目合在一起(與“減”相對)。
《九章算術·均輸》:“加一斛粟價,即置一斛之費。”
王西彥《夜宴》:“二加二等於四的朋友,究竟頭腦簡單了些。”
2.增益;更加。
《論語·子路》:“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《易》,可以無大過矣。”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鄰國之民不加少,寡人之民不加多。”
《明史·李獻可傳》:“帝怒加甚,奪嗣成職。”
3.謂置此於彼之上;把原來沒有的添上去。
《論語·鄉黨》:“疾,君視之,東首,加朝服,拖紳。”
漢禰衡《鸚鵡賦序》:“衡因為賦,筆不停綴,文不加點。”
明劉基《春秋明經·公子結媵陳人之婦於鄄遂及齊侯宋公盟》:“以大夫而盟齊宋之君,則舉足而加首矣。”徐遲《財神和觀音》:“楊顧問已經看過,紅鉛筆是Dr.Lee加的。”
4.超過。
《史記·季布欒布列傳論》:“雖往古烈士,何以加哉!”
《西京雜記》卷三:“司馬長卿賦,時人皆稱典而麗,雖詩人之作不能加也。”
宋司馬光《言奉養上殿第三劄子》:“今陛下雖奉養皇太後加於往日,猶未及事濮王之時。”
5.強加;侵淩;淩辱。
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我不欲人加諸我也,吾亦欲無加諸人。”
《周書·馮遷傳》:“遷性質直,小心畏慎,雖居樞要,不加勢位加人。”
宋葉適《故通直郎清流知縣何君墓誌銘》:“然君自待如寒林單士,未嘗以勢加物。”
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碧碧》:“奈何邂逅相遇,輒以橫逆見加?”
6.施及;加以。
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古之人得誌,澤加於民;不得誌,修身見於世。”
《呂氏春秋·孝行》:“光耀加於百姓。”
唐韓愈《與袁相公書》:“閤下儻引而致之,密加識察,有少不如所言,愈為欺罔大君子,便宜得棄絕之罪於門下。”
魯迅《朝花夕拾·〈二十四孝圖〉》:“‘人之初,性本善’麽?這並非現在要加研究的問題。”
7.使居其位,擔任。
《孟子·公孫醜上》:“夫子加齊之卿相,得行其道焉。”
趙岐註:“加,猶居也。”
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堯之於舜也……後舉而加諸上位。”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撫兵》:“北討南征,功加侯伯,強兵勁馬,列鎮荊襄。”
8.猶射。
《詩·鄭風·女曰雞鳴》:“戈言加之,與子宜之。”
高亨註:“加,箭加於鳥身,即射中。”
漢枚乘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楊葉之大,加百中焉,可謂善射矣。”
漢嚴忌《哀時命》:“鸞鳳翔於蒼雲兮,故矰繳而不能加。”
9.元代散曲中的襯字。猶價。
元馬致遠《壽陽曲》:“一會加上心來沒是處,恨不得待跨鸞歸去。”
元無名氏《小醋大·情》套曲:“一夜加兩隻業眼恁睜著,恨無眠。”
10.《墨經》中的邏輯學概念。
《墨子·經上》:“謂:移、舉、加。”
章炳麟《文學說例》:“《墨子·經上》有‘移、舉、加’之文,謂言詞分移、舉、加三性。
《經說》釋之曰‘狗犬,舉也;叱狗,加也。’蓋直指形質謂之舉,意存高下謂之加。”
譚戒甫《墨經分類譯註·名言類》:“加謂,今稱他動詞,因為叱的動作須加在狗的身上,狗是被叱之物,今稱受事格。”
11.古夫餘等族稱官為“加”。
《後漢書·東夷傳·夫餘》:“夫餘國……以六畜名官,有馬加、牛加、狗加,其邑落皆主屬諸加。”
《梁書·諸夷傳·東夷》:“其國無牢獄,有罪者,則會諸加評議殺之,沒入妻子。”
《北史·高麗傳》:“儉復討之,位宮輕將諸加奔沃沮。”
12.通“嘉”。褒獎。
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力死之功,猶尚可加也;顯生之功,將何如?”郭沫若等集校引丁士涵曰:“加與嘉通。”
漢劉向《列女傳·齊桓公姬》:“望色請罪,桓公加焉;厥使其內,立為夫人。”
13.通“嘉”。美,好。
《左傳·文公十六年》:“時加羞珍異,無日不數於六卿之門。”
楊樹達《積微居讀書記·讀左傳·文公》:“時加羞珍異”:“‘加’當讀為‘嘉’。羞謂飲食。加羞,猶言嘉肴矣。”
宋曾鞏《妻陳氏封河東郡夫人》:“惟時哲輔進秉國,成相助之勤,爾效彌顯,改擇加郡,登崇號名。”加,一本作“嘉”。
14.通“架”。架造,營構。
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:“季冬之月……鴈北鄉,鵲加巢。”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淮南子五》:“高註曰:‘鵲感陽而動,上加巢也。’念孫案:加讀為架,謂搆架之也……《本經篇》‘大夏曾加’,高註謂以材木相乘架,是加、架古字通。”
15.姓。
明有加傳。
阅读:194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