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適
(無適,無適)
I
1.猶無往,到處。
《荀子·禮論》:“三年之喪,何也?曰:稱情而立文,因以飾群別親疏貴賤之節,而不可益損也。故曰無適不易之術也。”
楊倞註:“適,往也。無往不易,言所至皆不可易。”
《文選·顏延之<陶徵士誄>》:“賦詩歸來,高蹈獨善,亦既超曠,無適非心。”
張銑註:“曠,明;適,往也。言既遠明事理,則無往不合其心也。”
2.不快,不舒暢。
唐岑參《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》詩:“失路情無適,離懷思不堪。”
II
1.見“無適無莫”。
2.無敵。適,通“敵”。
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:“吳王夫差無適於天下,輕諸侯,淩齊晉,遂以殺身亡國。”
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:“夫一者至貴,無適於天下,聖人託於無適,故民命繫矣。”
阅读:125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