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涉

涉字的筆畫:10畫;

I

shè

ㄕㄜˋ

〔《廣韻》時攝切,入葉,禪。〕

亦作“泏”。

1.徒步渡水。

《詩·鄭風·褰裳》:“子惠思我,褰裳涉溱。”

《韓非子·難一》:“昔者紂為炮烙,崇侯、惡來又曰斬涉者之脛也,奚分於紂之謗?”

2.泛指渡水。

《書·盤庚中》:“盤庚作,惟涉河以民遷。乃話民之弗率。”

《楚辭·九章·哀郢》:“惟郢路之遼遠兮,江與夏之不可涉。”

《史記·白起王翦列傳》:“起遷為國尉。涉河取韓安邑以東,到乾河。”

3.渡口。

《詩·邶風·匏有苦葉》:“匏有苦葉,濟有深涉。”

鄭玄箋:“匏葉苦而渡處深。”

4.行走;跋涉。

南朝宋謝靈運《登上戎石鼓山》詩:“故鄉路遙遠,川陸不可涉。”

宋蘇軾《答任師中家漢公》詩:“我亦涉萬裏,清血滿襟袪。漂流二十年,始悟萬緣虛。”

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崔秀才》:“吾聞負重涉遠,不擇地而休。”

5.歷,經歷。

《史記·遊俠列傳序》:“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,猶然遭此菑,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?其遇害何可勝道哉!”元宋褧《二十年前入汴州》詩:“二十年前入汴州,梵王仙館涉春秋。”

6.至,到。

漢王符《潛夫論·述赦》:“雖蒙考覆,州郡轉相顧望,留苦其事,春夏待秋冬,秋冬復涉春夏,如此行逢赦者,不可勝數。”

晉潘嶽《閑居賦》:“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,八徙官而一進階。”

7.遊玩,遊覽。

晉陶潛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園日涉以成趣,門雖設而常關。”

宋王安石《和微之林亭》:“中園日涉非無趣,保此千鍾慰北堂。”

清龔翔麟《瑣窗寒》詞:“待牆頭放遍南枝,日涉攜樽俎。”

8.指上路,登程。

《百喻經·小兒得歡喜丸喻》:“昔有一乳母,抱兒涉路。行道疲極,睡眠不覺。”

宋司馬光《同君倚過聖俞》詩:“呼馬涉歸塗,燈火已歷歷。又知幾何時,更有重來跡。”

9.入,進入。

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君處北海,寡人處南海,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?”

《漢書·高帝紀贊》:“涉魏而東,遂為豐公。”

顏師古註引晉灼曰:“涉,猶入也。”

宋曾鞏《諸廟祈晴文》:“曰涉歲以來,自春徂夏,久陰不解,積雨日多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績女》:“媼心動,復涉遐想。”

10.涉及,關連。

《宋書·劉穆之傳》:“目覽辭訟,手答牋書,耳行聽受,口並酬應,不相參涉,皆悉贍舉。”

宋王讜《唐語林·補遺三》:“﹝中人﹞遂詣白公索銀,恐涉隱沒故也。”

宋文瑩《玉壺清話》卷四:“﹝王禹偁﹞坐訕謗,出守滁州。方召還知制誥,撰太祖徽號玉冊,語涉輕誣,會時相不悅,密奏黜黃州。”

清戴名世《〈巢青閣集〉序》:“而其詞,則豪情艷趣,婉約纏綿,不涉淫哇之習。”

11.涉獵。指閱讀學習。

三國魏嵇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少加孤露,母兄見驕,不涉經學。”

宋司馬光《謝賜〈資治通鑒序〉表》:“臣性識駑鈍,學問空淺,偶自幼齡,粗涉群史。嘗欲芟去蕪雜,發輝精雋,窮探治亂之跡,上助聖明之鑒。”

《明史·王越傳》:“﹝王越﹞長身,多力善射,涉書史,有大略。”

12.指學問廣博。

《北史·崔鑒傳》:“長瑜子子樞,學涉,好文詞。”

13.屬於。

金王若虛《滹南詩話》卷下:“﹝白樂天﹞詩雖涉淺易,是大才殆與元氣相侔。”

清曾國藩《送劉椒雲南歸序》:“然余固亦頗涉前二說者之流。”

14.處置,處理。參見“涉事”、“涉俗”。

15.縣名。在河北省西南部。參閱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河南四·彰德府》。

16.漳水別名。參閱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河南四·彰德府》。

17.姓。

春秋晉有涉佗。見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二年》。

II

dié

ㄉ〡ㄝˊ

〔《廣韻》丁愜切,入帖,端。〕

血流貌。參見“涉血”。

阅读:1769

●涉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