矇
矇字的筆畫:18畫;
(矇,蒙)
méng
ㄇㄥˊ
〔《廣韻》莫紅切,平東,明。〕
亦作“蒙”。
1.盲;目失明。
《周禮·春官·序官》“瞽矇”鄭玄註引漢鄭司農曰:“有目眹而無見謂之矇。”
元紀君祥《趙氏孤兒》第二摺:“他如今官高一品,位極三公,戶封八縣,祿享千鍾,見不平處有眼如矇。”
2.指樂官。古代以盲人充任,故名。
《左傳·襄公十五年》:“豈其以千乘之相,易淫樂之矇,必無人焉故也。”
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瞽獻曲,史獻書,師箴,瞍賦,矇誦。”
韋昭註:“《周禮》:‘矇主弦歌諷誦。’誦,謂箴諫之語也。”
3.昏暗。
《淮南子·修務訓》:“明鏡之始下型,矇然未見形容。及其粉以玄錫,摩以白旃,鬢眉微豪,可得而察。”
《文選·曹植〈王仲宣誄〉》:“會遭陽九,炎光中矇。”
李善註引《說文》:“矇,不明也。”
4.矇昧無知。
漢王充《論衡·量知》:“人未學問曰矇。矇者,竹木之類也。”
漢徐幹《中論·治學》:“民之初載,其矇未知。”參見“發矇”。
5.瞇縫。
阅读:137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