摽
摽字的筆畫:14畫;
I
biào
ㄅ〡ㄠˋ
〔《廣韻》符少切,上小,並。〕
〔《廣韻》匹妙切,去笑,滂。〕
1.捶胸;擊。
《詩·邶風·柏舟》:“靜言思之,寤辟有摽。”
毛傳:“摽,拊心貌。”
馬瑞辰通釋:“《說文》《廣雅》並曰:摽,擊也。”
《左傳·哀公十二年》:“長木之斃,無不摽也。”
杜預註:“摽,擊。”
漢馬融《長笛賦》:“雷歎穨息,掐膺擗摽。”
唐李白《大獵賦》:“夫何神抶鬼摽之駭人也。”
清錢謙益《祭王二溟方伯文》:“我困蓬藋,黨禍未了。鋃鐺牽連,網羅搜攪。兄過執手,為我心摽。”
2.落下。
《詩·召南·摽有梅》:“摽有梅,其實七兮。求我庶士,迨其吉兮。”
毛傳:“摽,落也。”
3.用胳膊緊緊鉤住。引申為連結。
魏巍《東方》第六部第十四章:“咱們摽著勁幹……我不信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建不成!”
《小說月報》1981年第1期:“隻要找上幾個行家,大夥摽上膀兒幹,準能幹出個樣兒來。”
《當代》1981年第2期:“我建議,大夥都學李淑霞兩口子,摽起來幹,這就是中國的希望。”
4.指勾結。
蔣子龍《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》:“駱明和金廠長摽成把了,劉書記和金廠長的關係卻越來越緊張。”
5.對比,較量。
王汶石《新結識的夥伴》:“張臘月望著凝重含笑的吳淑蘭,快活地說:‘有張臘月摽著你幹,你想喘口氣也辦不到!’”畢方鍾濤《千重浪》第十章五:“那是他存心和拖拉機摽著勁兒種的,親自下了不少功夫。”
《人民文學》1978年第10期:“我在一邊幫腔:‘對!咱們就這樣摽著,誰也別打盹!’”
II
biāo
ㄅ〡ㄠ
〔《集韻》卑遙切,平宵,幫。〕
1.揮之使去,驅逐。
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摽使者出諸大門之外。”
趙岐註:“摽,麾也。”
《明史·舒芬傳》:“芬創甚,幾斃,舁至翰林院中。掌院者懼得罪,命摽出之。”
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鐵公雞》:“其密室中舊有貯銀鐵匱十數,封誌甚固,例一月一開檢視。居無何,又值檢視之期,婢媼童僕盡摽諸大門之外。”
2.通“鏢”。參見“摽末”。
3.通“標”。標榜。
《宋書·謝靈運傳論》:“子建、仲宣以氣質為體,並摽能擅美,獨映當時。”一本作“標”。
4.指標誌,標示。參見“摽幟”、“摽賣”。
III
piāo
ㄆ〡ㄠ
〔《廣韻》撫招切,平宵,滂。〕
1.高舉貌。
《管子·侈靡》:“摽然若冬雲之遠,動人心之悲。”
尹知章註:“摽然,高舉貌。”
唐李賀《畫角東城》詩:“帆長摽越甸,壁冷掛吳刀。”
王琦彙解:“摽,高舉貌。”
2.通“漂”。漂浮。
IV
pāo
ㄆㄠ
〔《集韻》披交切,平肴,滂。〕
拋棄。
《公羊傳·莊公十三年》:“已盟,曹子摽劍而去之。”
何休註:“摽,辟也。時曹子端劍守桓公。已盟乃摽劍置地,與桓公相去離,故雲爾。”
漢揚雄《百官箴·衛尉箴》:“曹子摽劍,遂成其詐。”
V
piào
ㄆ〡ㄠˋ
〔《廣韻》匹妙切,去笑,滂。〕
〔《廣韻》撫招切,平宵,滂。〕
1.通“僄”。輕。
《韓詩外傳》卷二:“怠慢摽棄,則慰之以禍災。”按,《荀子·修身》作“僄”。
楊倞註:“僄,輕也,謂自輕其身也。”
2.通“剽”。搶劫;竊取。參見“摽掠”、“摽竊”。
阅读:133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