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
家字的筆畫:10畫;
(參見傢)
I
jiā
ㄐ〡ㄚ
〔《廣韻》古牙切,平麻,見。〕
1.人所居;住房。
《易·豐》:“豐其屋,蔀其家,闚其戶,闃其無人。”
《莊子·山木》:“夫子出於山,舍於故人之家。”
2.特指自己家庭的住房。
《敦煌變文集·伍子胥變文》:“吾家去此往返十裏有餘,來去稍遲,子莫疑怪。”
清王端履《重論文齋筆錄》卷四:“不是天涯不到家,彭城風雨願偏賒。”
魯迅《吶喊·故鄉》:“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門口了。”
3.室內;大門以內;房屋的裡邊。
《詩·大雅·綿》:“古公亶父,陶復陶穴,未有家室。”
毛傳:“室內曰家。”
孔穎達疏引李巡曰:“謂門以內也。”
《爾雅·釋宮》:“牖戶之間謂之扆,其內謂之家。”
郭璞註:“今人稱家,義出於此。”
4.安家落戶;定居。
《史記·樂毅列傳》:“樂羊死,葬於靈壽,其後子孫因家焉。”
唐王昌齡《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》詩:“本家藍田下,非為漁弋故。”
《醒世恒言·小水灣天狐詒書》:“王臣料道立身不住,棄下房產,改拾細軟,引母妻婢僕,避難江南,遂家於杭州。”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八:“鄭芝龍者泉州人,初附倭,家於臺灣。”
5.指機關、部隊等單位的住地。
《小說選刊》1981年第8期:“你們在家的委員是多數,安全可以決定,用不著打電話。”如:我找到營部,剛好營長不在家。
6.家族;家庭。
《詩·周頌·桓》:“天命匪解,桓桓武王,保有厥士,於以四方,克定厥家。”
鄭玄箋:“能定其家先王之業。”
《禮記·樂記》:“脩身及家,平均天下,此古樂之發也。”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後娶》:“異姓寵則父母被怨,繼親虐則兄弟為讎,家有此者,皆門戶之禍也。”
唐王度《古鏡記》:“豐城縣倉督李敬慎家有三女,遭魅病,人莫能知。”
沈從文《從文自傳·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》:“我有了外面的自由,對於家中的愛護反覺處處受了牽制。”
7.結婚成家。
《易·蒙》:“九二:包蒙,吉。納婦,吉。子克家。”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及少康之未家兮,留有虞之二姚。”
朱熹集註:“願及少康未娶於有虞之時,留此二姚也。”
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:“待西施、毛嬙而為配,則終身不家矣。”
8.指夫或妻。
《左傳·桓公十八年》:“申繻曰:‘女有家,男有室,無相瀆也,謂之有禮,易此必敗。’”楊伯峻註:“家、室猶夫妻也。”
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下十》:“田無宇見晏子獨立於閨內,有老婦人出於室者,髮班白,衣緇布之衣而無裏裘。
田無宇譏之曰:‘出於室為何者也?’晏子曰:‘嬰之家也。’無宇曰:‘位為中卿,田七十萬,何以老為妻?’”宋黃庭堅《薄薄酒》詩之二:“薄酒終勝飲茶,醜婦不是無家。”
柔石《二月》:“‘像蕭先生這樣好的人,應該有一個好的家。’她底這個‘家’意思就是‘妻子’。”
9.專指婦女。
《周禮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小司徒之職,掌建邦之教法,以稽國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數,以辨其貴賤老幼廢疾。”
鄭玄註:“夫家,猶言男女也。”
10.謙詞。對別人稱說自己親屬中的長輩或年長者。如:家父,家母,家舅。亦用以指同姓的人。
清王應奎《柳南續筆》卷四:“臨川李侍郎《書〈曝書亭集〉後》雲:‘近世人詩文標目,於同姓人輒稱家某人。’”
11.內部的,家中的,與“外”相對。
明余繼登《典故紀聞》卷十二:“正統十四年,降虜之編置京畿者,因虜入寇,遂編髮胡服肆掠,人目為家達子。”參見“家賊”。
12.家產;家業。
《左傳·文公十四年》:“公子商人驟施於國,而多聚士,盡其家,貸於公,有司以繼之。”
杜預註:“家財盡從公及國之有司富者貸。”
《史記·呂不韋列傳》:“九月,夷嫪毐三族,殺太後所生兩子,而遂遷太後於雍。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。”
司馬貞索隱:“家謂家產資物。”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後娶》:“前夫之孤,不敢與我子爭家,提攜鞠養,積習生愛,故寵之。”
13.養家;持家。
唐韓愈《河南少尹李公墓誌銘》:“公諱素,字某,生七歲,喪其父,貧不能家,母夫人提以歸,教育於其外氏。”
宋嶽珂《桯史·汪革謠讖》:“又一在荊橋,使裏人錢某秉德主焉,故吳越支裔也,貧不能家。妻美而豔,革私之。”
元趙孟頫《題耕織圖》詩之二:“幼婦頗能家,井臼常自操。”
14.家家;每家。
《孝經·廣至德》:“子曰:‘君子之教以孝也,非家至而日見之也。’”邢昺疏:“非家家悉至而日見之。”
《漢書·禮樂誌》:“﹝世祖﹞即位三十年,四夷賓服,百姓家給,政教清明。”
顏師古註:“言家家皆足。”
金高汝礪《雨後》詩:“時雨雨三日,田家家萬金。”
15.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。
《周禮·夏官·序官》:“家司馬各使其臣以正於公司馬。”
鄭玄註:“家,卿大夫采地。”
《論語·八佾》:“三家者以《雍》徹。”
朱熹集註:“三家,魯大夫孟孫、叔孫、季孫之家也。”
《莊子·駢拇》:“小人則以身殉利,士則以身殉名,大夫則以身殉家,聖人則以身殉天下。”
16.漢時列侯稱家。亦指分封列侯。
《史記·三王世家》:“朕之不德,海內未洽,乃以未教成者彊君連城,即股肱何勸?其更議以列侯家之。”
《史記·三王世家》:“今諸侯支子封至諸侯王,而家皇子為列侯,臣青翟、臣湯等竊伏孰計之,皆以為尊卑失序,使天下失望,不可。”
司馬貞索隱:“時諸王稱‘國’,列侯稱‘家’也,故雲‘家皇子’為尊卑失序。”又,太子亦稱家。
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屬官有太子率更、家令丞。”
顏師古註引張晏曰:“太子稱家,故曰家令。”參見“家吏”。
17.朝廷;朝代。
《呂氏春秋·貴卒》:“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皆歸,俱至,爭先入公家。”
高誘註:“公家,公之朝也。”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:“南方以晉家渡江後,北間傳記,皆名為偽書。”
《新唐書·姚思廉傳》:“﹝思廉﹞推究綜括,為梁陳二家史,以卒父業。”
金趙秉文《代州》詩:“漢家戰伐雲千裏,唐季英雄土一丘。”
18.指國家。
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且高既受建家,造我區夏矣。”
薛綜註:“言高祖受上天之命建立國家。”
宋徐夢莘《三朝北盟會編》卷二二:“粘罕笑雲:‘……山前山後,乃是我家舊地,更說做甚?你家地土,卻須割取些來,方可是省過也。’”毛澤東《念奴嬌·鳥兒問答》詞:“前年秋月朗,訂了三家條約。”
19.特指上古時代的一種生產組織。
《管子·乘馬》:“邑成而制事:四聚為一離,五離為一制,五制為一田,二田為一夫,三夫為一家,事制也。”
20.指學術或藝術流派。
《荀子·解蔽》:“今諸侯異政,百家異說,則必或是或非,或治或亂。”
《漢書·藝文誌》:“昔仲尼沒而微言絕,七十子喪而大義乖。故《春秋》分為五,《詩》分為四,《易》有數家之傳。”
《雲笈七籤》卷一:“隨所意得,遂為箋註,豈成一家之說,但備遺闕之文。”
秦牧《李可染畫語尋味錄》序:“我國當代最傑出的若幹國畫家中,李可染卓然自成一家。”
21.掌握某種專門知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。
元盧摯《蟾宮曲·錢塘懷古》曲:“問錢塘佳麗誰邊,且莫說詩家,白傅坡仙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三回:“公孫心裏想道:‘這原來是個選家,何不來拜他一拜?’”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“題未定”草(六)》:“標點,對於五言或七言詩最容易,不必文學家,隻要數學家就行。”如:革命家;科學家;小麥專家;社會活動家。
22.指某人。
《東觀漢記·王常載記》:“上於大會中,指王常謂群臣曰:‘此家率下江諸將,輔翼漢室,心如金石,真忠臣也。’”
《後漢書·皇後紀上·明德馬皇後》:“帝幸濯龍中,並召諸才人,下邳王已下皆在側,請呼皇後。帝笑曰:‘是家誌不好樂,雖來無歡。’”王先謙集解引惠棟曰:“是家猶雲是人也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一○八回:“賈母舉酒要喝,鴛鴦道:‘這是姨太太擲的,還該姨太太說個曲牌名兒,下家接一句《千家詩》。’”
23.放在某些表示行政機構的名詞之後,表示具有某種職務或身分的人。
《三國誌·吳誌·太史慈傳》:“﹝太史慈﹞由是知名,而為州家所疾。”
《宋書·竟陵王誕傳》:“官雲小人輩敢持臺家逼我。”
唐韓愈《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》詩:“遷者追迴流者還,滌瑕蕩垢朝清班。州家申名使家抑,坎軻祇得移荊蠻。”
孫汝聽註:“使家謂湖南觀察使。”
24.指經營某種行業的人或人家。
唐白居易《觀刈麥》詩:“田家少閒月,五月人倍忙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二三回:“酒家趕出來叫道:‘客官那裏去!’”如:漁家;船家。
25.人工飼養或馴養在家中的。與“野”相對,如家禽、家畜。
五代齊己《野鴨》詩:“野鴨殊家鴨,離群忽遠飛。”
26.指在家中養馴服了的。
《西遊記》第十三回:“三藏道:‘這獐鹿想是太保養家了的?’”
27.量詞。用於住戶或企業等。
《莊子·徐無鬼》:“舜有羶行,百姓悅之,故三徙成都,至鄧之虛而十有萬家。”
《漢書·張安世傳》:“上追思賀恩,欲封其冢為恩德侯,置守冢二百家。”
唐韓愈《出門》詩:“長安百萬家,出門無所之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四九回:“且說登州山下有一家獵戶,兄弟兩個,哥哥喚做解珍,兄弟喚做解寶。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三回:“老殘到了次日,想起一千兩銀子放在寓中,總不放心,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匯票莊,叫個日昇昌字號。”
楊朔《征塵》:“這其實是家小飯館。”
28.“傢”的古字。參見“家火”、“家什”、“家生”。
29.同“傢”。
30.姓。
春秋晉有家僕徒。見《左傳·僖公十五年》。
II
jia
˙ㄐ〡ㄚ
1.用在某些名詞後面,表示屬於那一類人。
明湯顯祖《牡丹亭·慈戒》:“女兒家甚做作,星辰高猶自可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二十回:“彼時黛玉、寶釵等也過來勸道:‘媽媽,你老人家擔待他們些就完了。’”趙樹理《傳家寶》三:“她又說:‘哪有女人家連自己的衣裳鞋子都不做,到集上買著穿?’”
2.方言。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後面,指他的妻。
趙樹理《三裏灣》二一:“馬有餘看見了菊英說:‘老三家也在這裏嗎?’……又向菊英說:‘老三家明天也不要另做飯!就回家裏吃去。’”趙樹理《三裏灣》六:“常有理自然又喊三夥家去把門關上。”
III
jie
˙ㄐ〡ㄝ
1.助詞。猶“地”。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三:“酒來後,滿盞家沒命飲,面磨羅地甚情緒,吃著下酒,沒滋味似泥土。”
元無名氏《漁樵記》第一摺:“此女頗不賢慧,數次家和小生作鬧,小生隻得將就,讓他些罷了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三一回:“公主聞此正言,半晌家耳紅面赤,慚愧無地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七七回:“成日家聽見你在女孩們身上做工夫,怎麽今兒個就發起赸來了?”參見“地”。
2.助詞。猶的。
元無名氏《殺狗勸夫》楔子:“哥哥比兄弟多一片家狠心腸。”
元無名氏《小尉遲》第二摺:“雖然我六旬過血氣衰,我猶敢把三五石家硬弓開。”
IV
gū
ㄍㄨ
〔《正字通》音姑〕
通“姑”。
1.古時對女子的尊稱。
《後漢書·列女傳·曹世叔妻》:“扶風曹世叔妻者,同郡班彪之女也,名昭,字惠班,一名姬。博學高才。
世叔早卒,有節行法度。兄固著《漢書》,其八表及《天文誌》未及竟而卒,和帝詔昭就東觀臧書閣踵而成之。帝數召入宮,令皇後諸貴人師事焉,號曰大家。”
《正字通·宀部》:“家讀姑。”
2.婆婆。參見“家翁”。
3.六朝時對嫡母的稱呼。參見“家家”。
阅读:274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