綿渺
(綿渺,綿渺)
1.亦作“綿渺”。水面遙遠廣闊貌。
清黃景仁《甬江舟中看山甚佳》詩:“紅樹千行雁一聲,兩岸秋山入綿渺。”
清江炳炎《買陂塘》詞:“想伊人、溯洄綿渺,夢魂頻遶江涘。”
清華偉生《開國奇冤·追悼》:“濃煙如墨湧層霄,倚危欄海綿渺。”
2.亦作“綿眇”。深遠奧妙。
清戴名世《<野香亭詩集>序》:“其音和平而大雅,其旨綿渺而薀藉。”
劉師培《南北文學不同論》:“明社既墟,遺民佚士,睠懷故都,或發綿渺之文,或效軼蕩之體,鹹有可觀。”
繆荃孫《<宋元詞四十家>序》:“碧山之綿眇,梅溪之軼麗。”
阅读:116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