蟠
蟠字的筆畫:18畫;
I
pán
ㄆㄢˊ
〔《廣韻》薄官切,平桓,並。〕
1.盤曲;盤結。
漢揚雄《法言·問神》:“龍蟠於泥,蚖其肆矣。”
宋蘇軾《謫居三適·午窗坐睡》詩:“蒲團蟠兩膝,竹幾閣雙肘。”
太平天國何震川《建天京於金陵論》:“鍾阜旋繞如蟠,石城屹立相距,城郭不為不堅固矣。”
潘漠華《牧生和他的笛》:“我與爸娘已分離了,我知道與你又將分離,這種憂傷日夜蟠在我的心頭,我怎能放寬心懷吹笛呢?”
2.遍及;充滿。
《孔子家語·致思》:“旍旗繽紛,下蟠於地。”
宋蘇軾《策斷十三》:“夫天子之勢,蟠於天下而結於民心者甚厚,故其亡也,必有大隙焉,而日潰之。”參見“蟠滿”。
3.周;匝。
《春秋文曜鉤》:“楚立唐氏以為史官,有雲如蜺,圍軫七蟠。”
宋均註:“蟠,猶周也。”
II
fán
ㄈㄢˊ
〔《廣韻》附袁切,平元,奉。〕
〔《廣韻》薄官切,平桓,並。〕
小蟲名。
《爾雅·釋蟲》:“蟠,鼠負。”
郝懿行義疏:“《詩》疏引陸璣疏雲:伊威,一名委黍,一名鼠婦,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,似白魚者是也。今按鼠婦長半寸許,色如蚯蚓,背有橫文,腹下多足。生水瓨底或牆根濕處。此蟲名蟠,不名負蟠,《本草》:‘鼠婦,一名負蟠。’非也。”
阅读:123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