錦標
(錦標,錦標)
1.錦製的旗幟,古代用以贈給競渡的領先者。後亦以稱競賽優勝者所得的獎品。
唐白居易《和春深》之十五:“齊橈爭渡處,一匹錦標斜。”
宋文天祥《端午感興》詩:“楚人猶自貪兒戲,江上年年奪錦標。”
元無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四摺:“錦標就地鋪,翠柳階傍豎。”
清潘榮陛《帝京歲時紀勝·裏二泗》:“五月朔至端陽日,於河內鬥龍舟,奪錦標。”
胡也頻《光明在我們的前面》十六:“可惜她不會踢足球,否則,遠東的體育運動,她是有資格去獲得錦標的。”
2.據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》載,唐盧肇與同郡黃頗齊名,頗富肇貧。兩人同赴舉,郡牧輕肇,於離亭唯獨餞頗。明年,肇狀元及第而歸,刺史慚恚,延請肇看競渡,肇於席上賦詩曰:“向道是龍剛不信,果然銜得錦標歸。”後即以“錦標”為狀元及第之典。
宋王禹偁《贈狀元先輩孫僅》詩:“粉壁乍懸龍虎榜,錦標終屬鶺鴒原。”
明史沐《颳地風·壽對山康太史》套曲:“取功名唾手如談笑,占籠頭奪錦標。”
3.錦製的標識。
《英烈傳》第六十回:“其敕書用錦標玉軸,與各處有異。”
阅读:138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