朏
朏字的筆畫:9畫;
I
fěi
ㄈㄟˇ
〔《廣韻》敷尾切,上尾,敷。〕
〔《廣韻》滂佩切,去隊,滂。〕
亦作“胐”。
1.新月初現貌。
《書·召誥》:“三月,惟丙午朏。”
孔傳:“朏,明也。月三日明生之名。”
孔穎達疏:“《說文》雲:‘朏,月未盛之明。’故為明也。”
《新唐書·曆誌三上》:“夕而成光則謂之‘朏’。朏或以二日,或以三日。”
2.泛指星月出現或升起。
南朝梁江淹《愛遠山》詩:“臨星朏兮樹闇,看日爍兮霞淺。”
清王士禛《雜謠》之二:“月朏星欲墮,老烏啼不休。”
3.舊曆每月初三日的月相名,因用以紀日,為初三日的代稱。
《書·畢命》:“惟十有二年,六月庚午朏。”
孔傳:“康王即位十二年六月三日庚午。”
《漢書·律曆誌下》:“古文《月采》篇曰‘三日曰朏’。”
《新唐書·西域傳上·焉耆國》:“俗尚娛遨,二月朏出野祀,四月望日遊林,七月七日祀生祖,十月望日王始出遊,至歲盡止。”
宋葉適《朝請大夫龍圖閣致仕沈公墓誌銘》:“嘉定五年三月朏,越明日,朝請大夫直龍圖閣沈公卒。”
清戴震《迎日推策記》:“朔、朢、朏、霸,紀於月者也。”
4.謂天剛發亮。參見“朏明”、“朏朏”。
5.聚積貌。參見“朏朏”。
II
kū
ㄎㄨ
〔《廣韻》苦骨切,入沒,溪。〕
亦作“胐”。
臀。
《玉篇·肉部》:“朏,臀也。”參見“朏臀”。
III
zhuó
ㄓㄨㄛˊ
同“茁”。
阅读:100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