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撓

簡體撓字的筆畫:9畫;繁體撓字筆畫:15畫。

(撓,撓)

I

náo

ㄋㄠˊ

〔《廣韻》奴巧切,上巧,娘。〕

〔《廣韻》呼毛切,平豪,曉。〕

亦作“鐃”。

1.擾亂;阻撓。

《逸周書·史記》:“外內相間,下撓其民,民無所附,三苗以亡。”

晉幹寶《〈晉紀〉總論》:“劉淵、王彌,撓之於青冀。”

《舊唐書·段秀實傳》:“將紓國難,詭收寇兵,撓其兇謀,果集吾事。”

宋宋祁《宋景文公筆記·雜說》:“贗賈亂廛,窳農敗田,讒夫撓邦,害馬汙群。”

清汪懋麟《送樹百給事使閩》詩:“勿效謝安石,竟為婦所撓。”

2.指惱亂,煩擾。
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》:“時俯及關宴,鈞未辦醵率,撓形於色。”

宋歐陽修《與梅聖俞書》:“某為近得君貺家書,報薛家夫人不安,老妻日夕憂撓。”

3.攪動;拌和。

《文子·道德》:“以智生患,又以智備之,譬猶撓水而欲求其清也。”

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使水濁者,魚撓之。”

南朝齊王儉《褚淵碑文》:“汪汪焉,洋洋焉,可謂澄之不清,撓之不濁。”

明徐光啟《農政全書》卷六:“三四日去附子,以汁和蠶矢、羊矢各等分,撓令洞洞如稠粥。”

4.揮動,搖動。

《莊子·天地》:“手撓顧指,四方之民莫不俱至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司馬雲:動也。一雲:謂指麾四方也。”

唐元稹《當來日大難行》:“輪軸自撓,牽制不停。”

5.屈;屈服。

《戰國策·魏策四》:“秦王色撓,長跪而謝之。”

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守節切直……任重權不可以非理撓。”

《三國誌·魏誌·荀彧傳》“常居中持重”裴松之註引三國魏魚豢《典略》:“其在臺閣,不以私欲撓意。”

宋王安石《送江寧彭給事赴闕》詩:“勁操比松寒不撓,忠言如藥苦非甘。”

梁啟超《臺諫近事感言》:“一木易折,而束矢難撓。”

6.弱,削弱。

《呂氏春秋·高義》:“遁者無罪,則後世之為王臣者,將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,若是則荊國終為天下撓。”

高誘註:“撓,弱也。”

《漢書·佞幸傳贊》:“主疾無嗣,弄臣為輔,鼎足不彊,棟幹微撓。”

顏師古註:“撓,弱也。”

宋蘇軾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酈生謀撓楚權,欲復六國。”

7.抓;搔。

《西遊記》第二三回:“那八戒聞得這般富貴,這般美色,他卻心癢難撓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七十回:“寶玉忙笑道:‘兩個大的欺負一個小的!等我來撓你們!’說著也上床來隔肢晴雯。”

峻青《黎明的河邊·東去列車》:“‘糟糕!’高車長撓著頭說。”

8.通“交”。

《墨子·天誌中》:“外有以為環璧珠玉以聘撓四鄰,諸侯之冤不興矣。”

畢沅校註:“撓與交同音。”

張純一集解:“曹本撓作交。”

II

rào

ㄖㄠˋ

〔《集韻》人要切,去笑,日。〕

1.纏繞。

《楚辭·遠遊》:“雌蜺便娟以增撓兮,鸞鳥軒翥而翔飛。”

朱熹集註:“撓,纏也。”一說,撓,似當讀嬈,如嬌嬈、妖嬈。參閱譚介甫《屈賦新編·外論·遠遊》。

2.船槳。

宋曾鞏《水香亭》詩:“煩依美藻魚爭餌,清見寒沙水滿撓。”

《警世通言·蘇知縣羅衫再合》:“舟人依命,將船放到亭邊,停撓穩纜。”

III

xiāo

ㄒ〡ㄠ

〔《集韻》馨麽切,平蕭,曉。〕

見“撓挑”。

阅读:1143

●撓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